《论语之道》:孔子反复强调的“仁”到底是什么?

美的感知
 原创  09-28 11:36

1.1.jpg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对三家违礼行为的批评,在很多违礼之人看来,是不会赞同的。仅以三家而言,怎样用“礼”,自然会有他们自己的理由。比如,他们可能认为,用礼规格越高,越是对宗祖的尊重,反过来再强调这就是“礼”。如果仅以采用了“天子之礼”来指责其“违礼”,亦会被其讥为“迂腐”,不知变通等等。到底谁对谁错?怎样分辨所用“礼”的正确与否?仅靠指责是不够的,需要从根本上找出“礼之为礼”的论据。

“人而不仁,如礼何”。“礼”的对象是“人”。世间有了人的存在,其它一切的存在才被赋予了“意义”,这种“意义”说到底是“人”根据自己的思想人为定义的,于“真理”而言,毫无意义。但正是这种人为定义的“意义”,使人类自身充满了生存的乐趣,于“真理”而言,这种“毫无意义”又成为了真正的“意义”。就儒家思想而言,“人”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以圣人的境界来认知这个世界,从而维护这个世界,进而享用这个世界。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就要得道,要得道,先要具备作为圣人的一些基本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仁”。而人要得“仁”,就要从各方面进行修养,其中“礼”是最重要的一个手段。“礼”存在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个体的“人”得“仁”服务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预先了解“仁”、懂得“仁”,那就搞不清楚“礼”的意义,也就不知道 “礼”该如何运用。这就是孔子之所以感慨“人而不仁,如礼何”的原因。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仁’的话,要‘礼’又有什么用呢”。

“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在古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礼”离不开“乐”,“乐”既是为“礼”服务的,又是“礼”的一部分。分开来看,“礼”、“乐”各有其用,综合来看,“礼乐”就是一事。故此句与上句意思基本一样:“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仁’的话,要‘乐’又有什么用呢”。之所以把一个意思用两句稍有区别的话来表达,也是以此来强化语气,突出强调“人”与“仁”,以此引起对“礼之本”的重视。

与“礼”相比,“仁”是一个更加个人化的概念,虽然有“仁政”一说,但归根到底要由“仁人”来施行,“仁人”则是成就“圣人”的第一步。当然,成就“仁人”需要多方面的修养,但“礼”不可或缺,就“礼”而言,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促使每个人成就“仁人”,则是“礼”的首要作用。如果“礼”失去了这个作用,其它诸如“使社会保持安定和谐”等等一切作用都是空谈。

孔子对“人而不仁,如礼何”的反问,再次把“礼”与“仁”的关系摆在了“学”者面前。在前面“学而”篇中,从“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句得出“孝为仁之本”,作为人际关系的“礼”,代表了“孝弟忠信”等所有关系行为,以此推论,“礼”就是“仁之本”。但这有个前提,就是所处阶段是“学道”阶段。在“得道”阶段,“仁”则成为“礼”的来源,就是“仁为礼之本”。

“仁为礼之本”,此“仁”为得道后“真心”生发的合道之“仁”。此“仁”与道相合,故由此“仁”生发出来的所有关系行为之“礼”,亦都与道相合。此“仁”存在于圣人之心,故圣人制“礼”,此“礼”必然合道。以此而言,“礼”出于“仁”,故“仁为礼之本”。以“周礼”为例,“周礼”是周公旦在损益夏、商之“礼”的基础上,结合周文王、周武王的执政理念周密制定出来的。周公旦是否是圣人,无法证实。圣人自然能够制定出合道之“礼”,即使不是圣人,若透彻了解圣人之道,这样的人所制定的“礼”,亦能合于道的要求。周公旦至少也属于了解圣人之道的人,故其制定的“周礼”,亦合于道。孔子作为公认的“圣人”赞颂“周礼”,并非因于其出于周公旦,而是因于“周礼”之本出于“仁心”,即使圣人制“礼”,亦不过如此,故而赞颂。

“礼为仁之本”,此“礼”亦为圣人所制合道之“礼”。此“礼”与道相合,故由此“礼”规范出来的所有行为必然合道。于“学道”而言,合道的行为必然与“仁行”相合,“仁行”必然引发“仁”的境界。以此而言,“仁”出于“礼”,故“礼为仁之本”。孔子推崇“周礼”,宣扬“周礼”,并非专门维护周代帝王的统治,而是以圣人之大爱,借“周礼”广播“仁”的种子,希望更多人通过“周礼”而成“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把“礼”与“仁”紧密联系起来,指明“仁”是“礼”的核心,是本质,是根源,“礼”不可离开“仁”,撇开“仁”来谈“礼”可能会似是而非,不讲“仁”只讲“礼”可能会一无是处,失去“仁”的“礼”则肯定属于“假礼”,这样的“礼”最终会导致“无礼”,“无礼”必然导致一个与“礼”之初衷相违背的结果,此所谓“礼不仁事不成”。社会之乱生,实始于礼之无仁。

675
42.1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