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二战日本军舰,就一定要说说“长门”级战列舰,它可是日本海军的象征。在日本战列舰发展史上,“长门”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第一次摆脱了英式战舰的影响,完全由日本自主研制,是第一次型纯日本血统战舰。“长门”级共有“长门”号和“陆奥”号两艘同级舰,是日本在“大和”号之前最强大的战舰。
威猛无比的长门号
野心膨胀催生的产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海军强国纷纷开始发展主炮口径更大、动力性能更高和装甲防护更强的主力舰。野心不断膨胀的日本为争夺海上霸权,重新制定了“八八舰队”的计划,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造舰竞赛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的不足。“长门”级战列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行进中的长门号
勺形舰艏与屈曲状烟囱
带60°倾角的勺形舰艏式“长门”级战列舰上最具日本特色的地方。在这之前,日本舰艇都使用冲角艏和剪形艏。这次使用勺形舰艏一方面是为了摆脱英式战舰的影响,另一面是为了配合日、美海上决战的战术思想。虽然日本之后的新造战舰也都以此为范本,但这种舰艏的凌波性太差,于是1934年做了大改装。“长门”级的前桅楼虽然较传统的三脚桅结实,却存在一大缺点:三层探照灯上层建筑物稀少,7根支柱间存在较大的间隔,如同高楼有个风口效应一样,将离前桅楼很近的一号烟囱排出的废气吸到了测距所和指挥所里,对人员和仪器造成很大伤害。虽然加装了排烟罩,但效果不佳,因此在1924年,1号烟囱改为向后弯曲的形状,以远离桅楼,从而解决排烟倒灌问题。这一屈曲状烟囱自此成为“长门”级特有象征。
“长门”级的屈曲状烟囱
大规模现代化改装
“长门”级战列舰在1934年~193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主要包括:改建塔式桅楼;废除屈曲状烟囱,而以一支巨大的烟囱代替原有的两支,烟囱远离桅楼;更换转烧重油锅炉;加强舰体与炮塔的防护装甲;提升火力等等。
改装后的陆奥号
碌碌无为,壮志难酬
“长门”级战列舰服役后,长期担当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被日本海军看作非到最后决战关头不得动用的王牌。受到这种思想的引导,太平洋战争初期,“长门”级一直没怎么参加作战行动,长期驻泊广岛,被频繁出击的航空母舰战队的军官讽刺为“驻岛舰队”1942年,“长门”级战列舰编入主力部队参加了中途岛海战,然而未等其发射一发炮弹,此战便以日本失败告终。更糟糕的是“陆奥”号更于1943年在广岛湾泊地因弹药库大爆炸事故沉没,匆匆结束其无为的一生。此后,“长门”号先后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莱特湾海战,但一直未有任何作用。
长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