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可
今年的诺奖得主,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轻的。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真锅淑郎90岁,哈塞尔曼89岁。
而拿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阿登·帕塔普蒂安54岁,算是“小弟弟”;有不少评论都认为,这个年纪能拿诺奖是一种幸运。
近年来诺奖得主给人的印象,七老八十很正常,九十多也不少见。事实上,从1950年代以来,所有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获奖年龄都越来越大。
1957年获诺奖的时候,杨振宁35岁,李政道31岁,今天已经不大可能有这样年轻的幸运儿了,但当时可不算另类。维尔纳·海森堡初拿诺奖,只有31岁;他第二年又拿了一次诺奖,共同获奖的是比他小一岁的保罗·狄拉克。
劳伦斯·布拉格利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获1915年物理诺奖时,只有25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看看上世纪前半叶那些科学大咖,平均是四十来岁拿诺奖,比如爱因斯坦(42岁)。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排队领奖”的人变多了。一百年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千名物理学家,而今天有一百万。早先竞争不太厉害,沉甸甸的果子长满了枝头,等着科学家去摘。而高智商人才涌入科学界,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充满竞争和进一步细分,成果越发专业化、小众化。“候选领奖队伍”越来越长,获奖年龄就越来越大。
但是老年人拿奖,不意味着科学是属于年长者的游戏。真锅淑郎90岁拿奖,但他的理论突破也在三十出头的年纪,那时帕塔普蒂安还没出生。
曾有统计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做出代表性贡献的平均年龄是37岁。纵观历史上有名的科学成就,都是科学家们在三十多、四十多岁的年纪就取得了。
一个道理是,做科研太辛苦,需要体力,比如帕塔普蒂安把200多个疑似基因挨个敲除,看细胞还能不能感受压力,敲到第100多个,才找到关键基因。经年累月地耗神,没有年轻人的精力支撑不住。
编辑:黄磊
审核:岳靓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