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到提笔写下这篇文章,源于几周前看了某知名创业公众号的一篇关于摩拜单车女创始人胡玮炜的报道,心中久久不能平复。摩拜单车等共享单车的阶段性成功,当然是有目共睹的,当政府都出面规范共享单车的时候,就如同当年的滴滴打车,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已经足以影响和改变一些利益既得者了。但是,从如何积极引导创业者的角度,我还是有些质疑:
1、文章内写到胡玮炜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记者梦的趋势下非常努力的度过了10年的打工生涯。但是,因为其编辑的版面是汽车类,而汽车这个行业品牌管理人员的收入会远远高于她,这就使得胡玮炜感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于是她才离开原有的财经媒体,开始创业,并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这个社会传达了什么信号?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价值是以收入来衡量的,而不是其专业和有深度的报道吗!?因为社会分工不同,导致财富分配不均,这个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的状况。如果我们的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做了企业家,身价过亿,心里不平衡了,都去下海从商了,我们的国家未来还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吗?
2、整篇文章还描述了胡玮炜在摩拜单车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先后得到诸多投行名人的帮助,却很少提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其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角度很容易让年轻创业者认为创业主要就是一个资金上的炒作,而不是安安心心做好产品,都是讲故事,尽快拿到钱才是捷径。这样片面的创业激励文章不知道坑害了多少心中有点创业梦想的人,在模式还没有思考清楚的时候就积极投入执行,期望依靠一个漂亮的商业方案就融到一大笔钱,烧完投资人的钱,烧完自己和团队的精力与信心。如果创业者都使用这样的途径,我不知道创业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为了使得中国各个产业更有活力,也为了更好的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近几年政府都在鼓励创业。这里我也分享几点对于创业和创新的看法。
我认为创业必须要有创新,而创新并不一定要创业。
首先说说创业必须要创新。因为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平台的存在,现今的中国要再做出大型平台化的产品已经很难了,甚至于要做一个长期存活下去的移动客户端都很不容易。中国市场已经从以前网吧的模式往大型服务器模式发展,不要指望颠覆这两个超级服务器,能够做好服务器上即插即用的U盘,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成绩。
既然已经进入更加专业和细分领域的竞争,创新就变得更加重要,有洞察力的创新往往是创业公司成败的关键。即便像胡玮炜这样一个算是创业者中的幸运儿,她的开始也要源于CES之后“极客汽车”的创新理念,否则,无法为她打开走向成功的大门。随着创业公司的增多,我看到更多的成功案例是来自于基于消费者使用洞察的创新产品,但遗憾的是在广告产业,我看到的创业更多是资本上的整合运作,很少看到好的产品或者工具,或者说新的广告沟通的模式。前一阶段接触深圳“兔展”的创始人,倒是让我眼前一亮,虽然年轻的创始人本不是出生广告行业,但是却通过产品设计和迭代,制造出了一个我认为未来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产品。短短一年,兔展的产品用户发展迅速,这个让我深刻体会到创业过程中创新的重要性。
其次说说创新未必要创业。这个社会不会到处都是创业企业,因为创业企业虽然活跃,但是因为结构的不稳定性,很多时候很难长期支撑起一个领域的发展。因此,创业公司和现有有创新精神的大公司结合,我认为是资源互换和共享的良性模式。就拿传立的发展来说,我们拥有行业大量的优质客户,经得起挑战的内部管理考核系统,稳定的人员培养体系。但是,我们的缺点是,在新业务模式的发展上不够灵活快速,在人员的评估和奖惩机制上比较老套。于是,传立就开始打开自己的资源平台,广泛的跟外部公司合作,这样在给创业公司带来生意机会的同时,给自己带来了产品创新的活力。
例如,传立在北京、杭州、广州、上海等城市都有一些电商的合作伙伴,这些电商供应商了解中国市场,建立了创新的服务方式,电商工具等等,这些都很好的为传立带来了好的模式,同时传立的客户也给这些供应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样的事情传立也正在social、科技营销等方向上推进。这就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公司跟创业公司互惠合作的好处。因此,如果你愿意在大平台上做好创新这件事情,那就要积极的表达和实施自己的想法,对于能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益处的员工,自然老板也会给到合适的收益。
前一阶段,我有一个很看好的年轻人跳槽去了互联网产业公司。因为我一直知道他心中有一个创业梦想,于是鼓励其尽早创业。虽然说创业不分早晚,但是,在舒适的大平台上待的越久,越难下定决心去创业,对外面复杂环境的适应力也越差。我认为创业更多是一种实践和锻炼,而不是挂在嘴上的几个idea。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是从跌倒中学习和成长的,所谓去一个离创业感觉更近一点的公司,就对自己未来创业决心有帮助,那是一个美好的想象而已。
如果,心中一直有一个创业梦,那就赶紧付出与行动吧。否则,就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做好创新的工作。如果两者都不选择,那就不要羡慕这些创业者或者创新者所得到的回报,因为你无法想象他们付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