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搬迁居民,边整理场地施工作业,边栽种绿植,600米长的三里河,在街巷中弯曲穿行而过。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最早于1437年形成,到清末湮没的三里河水系最终在今年4月底重现前门。“其实修复完毕后,这条河最早是在朋友圈里火起来的。老街坊搬走之后,又相约来河边聚会、拍照。爱来这儿逛的,差不多90%以上都是曾经或是依然住在这片的老居民。”负责三里河水系复建工程的天街集团副总经理段金梅说,等过3年再来看看,那时候,树冠展开了,柳树都垂到水面了,沿岸的会馆腾退后变成了剧院、博物馆,“老”三里河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600米河道看47处文物
“看到河边种的这些芦苇了吗?之所以在这片开阔地上种芦苇,还有典故呢。”段金梅介绍了这条河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这里叫做“芦草园”,是从古书《京师坊巷志稿》里找到的依据。书中记载,明朝时,这里曾是积芦草的地方。”芦草园旁边现在还有大席胡同、小席胡同,就是因为这里曾经是积芦草、编织苇席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立了个铜质牌子,介绍了芦草园的来历,还用浮雕的形式表现了古代人收割芦草、编织苇席的场景。”
段金梅说,在修河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最终将三里河背后蕴含的文化积淀呈现给市民。
“前面那个有矮围墙的房子,据说是梅兰芳九、十岁刚出道时,曾经居住过的院子。我们在这里特别立了个梨园文化主题的牌子,介绍前门地区的戏园文化和戏曲名家。” 段金梅说,整个三里河沿线区域,会馆寺庙林立,有不少文物,比如福建汀州会馆、长春别墅、江西新建会馆、丰城会馆等。段金梅解释说,南城商业发达,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通常就住在各地兴建的会馆中,等着考试或发榜。比如,北京市最早出现的会馆——安徽芜湖会馆就落座于三里河旁。清代科举考试取消之后,会馆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功能,渐渐衰落,一些会馆更是沦为了大杂院。”像芜湖会馆,就已十分破旧,现在还是大杂院,依然有居民在里面居住。
据介绍,整个三里河区域,沿着600米长的河道,一共有文物47处,包括会馆、庙宇等,目前已经腾空了17处会馆。这些会馆将作何用途?段金梅说,像已经腾空的颜料会馆,是前门东区唯一保留着戏台的老会馆。颜料会馆将被打造成一处“演艺基地”,变成一个以演出初创剧为主的剧场,同时兼具排练、创作、研讨等多功能。
同样已经腾退完毕的山西临汾会馆,计划打造成展示北京会馆历史文化的陈列馆。“现在已经进入布展的后期阶段,快的话七八月份就能开展。”段金梅说,此外,今年陆续还会有一些三里河附近的会馆纳入到腾退计划中。三里河将成为“老胡同、新生活”的示范区域,沿岸会馆将具备文化活动功能,“不会让商业、餐饮进入到文物中经营”。
避让文物 三里河刻意拐了个弯
历史上,前三门大街的位置实际上是有护城河的,只不过,这条河后来被埋在了地下,成为了“盖板河”。三里河水系,过去就是老护城河的一条泄洪水道,往南直通金鱼池,最后汇入龙潭湖。但是在清朝中期,水越来越少,三里河已经起不到泄洪的作用。再加上人口激增,人们就从别的地方拉来土,将干枯的三里河河床填埋,在河床上盖起了房子,河道被压在了房子底下。有搬迁走的居民说,家里的老人曾经提起过,以前知道这里有条三里河,但是谁都没见过长什么样。
既然谁都没见过,那这河怎么复原呢?段金梅说,在对三里河的河道进行复原时,基本是按照大体走向恢复的,并非完全和过去的河道一模一样。因为河道上后来盖起了长春别墅、丰城会馆等历史文物,如果完全复原河道,就不得不将压占在河道上的文物拆除。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对三里河进行复原时,有的河道其实拐了个弯,刻意对文物进行了避让。“恢复历史文化的文脉,并不拘泥于具体的走向完全和古时候一致。”
确定了河道的大致走向,那这河该修多宽呢?段金梅说,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后,他们在明史河渠志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当时三里河由于长时间没人管理,淤塞严重,明朝皇帝特意派河工到三里河考察,考察完后河工回复,三里河的宽度大约四五米,无法通航。“这段史料记载为这次修河提供了依据,这次恢复的河道,宽度就是四五米,是参考过去的奏章来修的。”
段金梅说,为了体现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在复建三里河的过程中,还保留了很多历史元素。在绿化上,将三里河地区原生态的大树基本保留了下来。比如,三里河水系中建了几个湖心岛,岛中间保留了香椿树,那树其实本来是人家居民院里的。施工时,没有将树砍掉,而是围绕着香椿树,形成了一个湖心岛的景观。
“看见河边随意散落放置的石磨盘了吗,这都是修河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放在河边,就成景观了。”段金梅说,拆下来的老砖,拆下来的门墩、木材、石料,只要觉得有用的全部保留了下来。连游客脚下踩着的石板,都是从山东 、河北等地收上来的老石料铺成的。
老河隐藏的高科技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三里河被打造成了一条自循环景观河。段金梅解释说,三里河主要靠填埋在河里的活性炭来对流水进行过滤,活性炭差不多每年更换一次。她指着河道中一段看起来颇像人工堤坝的部位说:“这里面其实藏着活性炭,专门吸附水中杂质。”河道中喷水的涌泉,河里种植的莲花等水生植物,既能造景,也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
河道中还有实时的水质监测系统。“这水,养鱼肯定没问题,净化一下就能和自来水差不多。看,4月底投入河中的锦鲤,竟然繁殖了不少小鱼,这说明水质好啊”。
近些年流行的海绵城市理念也被引入其中。段金梅说,600米长的河道中,建起了三处大型的地下蓄水池,地面上一点都看不出来,游客还以为是景观平台呢。收集的雨水经消毒、过滤后,可以用来补充河水。三个大蓄水池全满了,能储存1300立方米的水。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整条河河水的将近一半。只要一年当中,均匀下3场比较大的雨,就足够三里河自行补水一年了。
打造纵贯东城绿化带
未来,三里河还将继续延伸。
段金梅说,我们有一个想法,以后将三里河继续往北延伸,与前三门大街上的“盖板河”护城河相接,“目前正在做方案。”
此外,三里河还计划与北边的玉河绿化带相衔接,形成纵贯东城的条状绿带。段金梅说,目前,玉河的建设已经完成,往南可以与皇城根遗址公园的绿化带相接,再往南则可以连接正义路上的绿化带。初步想要打造一条纵贯东城的绿化空间,北起玉河,经三里河,一直贯穿到正义路南延,中间有水面进行点缀。
在业态方面,三里河沿线将主打“宜居”和“文化创意”,将会引入一些高端、符合首都功能的业态进来,比如具备国际交往功能、有文化特色的精品酒店;还会引入文化创意研发、设计、创作、话剧、演艺等业态。
此外,三里河除了要留住老的原住民,将老北京的生活方式传承下来之外,还要引入年轻人和一些高层次文化,增加街区的活力。段金梅说,环境提升了,按照首都功能定位引进来新业态,文化才能延续下来,达到老城复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