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了,市场为什么反而很紧张

最新消息
 原创  08-03 16:48

人民币在升值,虽然主因是美元的持续走弱,但人民币如此快速的偏离美元,还是让我们这个依然将“出口”视为非常重要的贸易大国,承受了较大的汇率负担。

1.jpg

同时,在资产价格方面,持续升值的人民币也损害了国内生产企业的经营利润。最近的美国牛肉进入中国,就对中国的牛肉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国的牛肉“越来越便宜”,而中国的牛肉“越来越贵”。而邻国日本,同样遭遇这种本币对美元升值的尴尬,于是用加税的方式来应对美国牛肉的冲击。

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正在努力改善美国全社会的资产负债结构。虽然美国政府依然面临债务上限到期,还将继续提高举债规模的可能,但美国社会较为充分的就业,和企业、商业银行体系债务负担更为优化的现实,还是激励了美联储要“回到常规货币政策轨道”。

这本是提升美元国际估值水平的操作,但事实却是美元的持续走低,美债收益率明显走高。显然,当以美国牵头的全球经济复苏越加明显和可靠时,原来的避险保值需求开始减弱,伴随而来的是对未来通胀高企的担忧。于是风险偏好情绪开始升温,股票价格、固定资产价格(全球市场的房价)先行获得大量资金追捧。即使保值避险属性非常强烈的金银价格,也因为投资者对通胀忧虑的增加,而在近期受到明显的资金追捧。

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配置到股权、实物资产和非美货币上来,而开始抛售美元、固定利率债权时,就出现了美元持续走低和非美货币纷纷走强的现象。人民币作为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在近半年时间里,对美元升值幅度高达3.3%,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大幅度增加的背景下,贸易顺差明显缩小。

既然持续的,快速的人民币升值不好,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中国央行会怎么控制人民币的汇率剧烈波动呢?

上半年,一行三会(央行,银、证、保监会)联手,严厉整治金融市场乱象,消减金融杠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就造成了上半年中国的货币整体管理是偏紧的。货币M2增速在5月、6月更是回到10%下方。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体系的信贷总量确实是明显增加的,同比去年增加超过12%。这就表明上半年的金融市场严管,主要是针对银行体系内部的资金空转和高杠杆行业的信贷限制,而对其它实体经济依然保持较高的资金配给。如在商贸领域,钢铁、煤炭、铜铝等基础原料的贸易量,以及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旅游服务等。

上半年的“严厉整治”已经有明显的效果,那么下半年,央行还有哪些可能的手段呢?为消减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显然是要努力增加人民币流动的实际供给,但还要确保国内财富资产不外流。因此,在美元加息缩表,和欧元有意收紧量化宽松规模的大环境里,人民币利率水平只能保持不变,甚至根据与美元的息差变化情况,还有小幅加息的可能。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普遍较高,大型金融机构执行的准备金率为19.5%,中小型金融机构为16.0%。正是偏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才让中小型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不得不增加大额同业拆借,造成大量货币存量在金融系统内空转的现实。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央行在下半年防控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时,会考虑适度调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一个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已经为商业银行的偿付能力做了基础性保障,加上适度的存款准备金水平,可以让银行更安全。另一个是在金融严监管下,银行体系的坏账水平得到一定控制,高杠杆高负债类的行业、企业贷款得到一定的肃清和规范。在收缩银行表外业务中的各类理财商品规模之后,适当调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基础货币的实际供给,从而达到增加人民币流动性的目的。

央行如果在下半年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并不代表新一轮“货币放水”。因此,投资者在看待下半年央行所进行的货币管理操作时,还是要铭记去杠杆,调结构的总思路。对于资产价格泡沫高企的部分城市房价,影子银行内的高息理财,以及股票市场中那些缺乏实际业绩支撑的概念炒作类股票,还是要保持高度警惕。

我们认为,中国实体经济、资本市场下半年不悲观,政府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总基调,会让中国经济更健康更可持续。但良好的经济发展预期并不代表极度乐观,特别是楼市的持续限购政策实施,以及股市中的个股走势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剧。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客观。

853
50.1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