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青年群体的特征与活力

社会万象
 原创  12-23 16:22

青年群体的观念和行为往往最直接、最快速地反映出经济社会的变迁趋势,同时,青年也是引领经济社会未来走向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生活日益丰富、价值观念趋于多样,一个新兴青年群体迅速崛起。

互联网及平台经济催生新兴青年群体

新兴青年群体的出现和壮大是互联网及平台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的崛起及平台的发展,延伸了工作场域,引发了新兴知识和服务业的浪潮,以弹性和灵活的工作方式吸引了大批青年进入新兴行业。

首先,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区隔,提供了“无边界”网络场域,使新兴青年跨界成为可能。互联网及平台延伸了物质世界,将全世界的人、关系、知识、各类资源广泛链接,成为共享时间的在线组织,个人不需要“在场”,“缺场”亦可参与,因而推动了信息与人员的跨界流动,强化了人们的“无界感”。消费升级带来的去雇主化的产品需求,催生了依托平台的新兴青年群体,比如网络主播、自媒体创作者等。

其次,互联网平台“去中心化”推动了技能型、知识型、创意型零工经济的发展,为新兴青年群体提供新的职业选择。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解决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了大量“零工经济”平台的壮大。新兴青年群体追求自主性、灵活性、即时兑现的工作方式,“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平台弱化了科层制度和等级架构,灵活契约的组织方式加速了“逆组织化”工作模式的流行,符合新兴青年群体对职业保有可逆选择的需求,促进了灵活性大、自由度高的劳动用工发展,例如依托线上平台提供各类生活服务的青年群体,如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

86.1.jpg

最后,互联网背景下新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知识和技能的有偿分享,为新兴青年群体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拥有垂直领域知识技能的青年带来了独立的就业机会。互联网知识咨询的自由检索与提取、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以及海量信息的全方位与无障碍流动,为青年涉足多个领域、挖掘不同消费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兴青年群体往往掌握着一项或者多项可以变现的知识技能,比如写作、绘画、短视频剪辑等,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与使用,并将其转化为大众所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新兴经济与新兴职业成就新兴青年群体

新兴青年群体的产生也是产业结构变化引起就业结构变化的结果。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涌现大量新业态、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以及互联网经济加速发展,出现了非正规就业、临时就业、弹性就业、钟点工、平台协作、数字游民等多种就业形式。新兴经济在实现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使就业流动性大大增加,企业与职工的双向选择机会增加,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大减弱,自主性增强。

如果从职业和就业角度定义新兴青年群体,那么这一群体就是在新兴经济中从事新兴职业的年轻人,具体可分为三大类:

网络文化青年。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文化内容创作,提供线上文化服务的青年群体。比如,网络新媒体从业者、网络主播、网络作家/网络文学写手、电子竞技从业者,等等。

独立文艺青年。主要指活跃于线下文化领域,独立于传统文化艺术机构,采取灵活组织方式开展文艺创作和服务的青年群体。比如,独立电影人、独立戏剧人、独立音乐人、自由美术创作者、非遗传人/手工艺人、街头文化人,等等。

生活新业态青年。主要指集中于生活服务业新业态领域,提供专业生活服务的青年群体。比如,依托线上平台提供生活服务的青年群体(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以提供线下生活服务体验为主的青年群体(健康照护师、宠物医生、收纳师等)。

价值取向多样化激发新兴青年群体活力

从现代社会个体化进程来看,新兴青年群体的产生是个体化和主体性凸显的表征。传统、单一、固定的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青年需要,作为主体性、自立性、独特性的青年人的个体化进程日益得到彰显。

首先,具有多样化价值取向和较强的学习能力。青年人从学校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都变得越来越开放,且学习的渠道和途径也越来越丰富。与其他领域青年相比,新兴领域青年群体进入社会后,对主流文化和思想的接触机会偏少,其思想意识更加开放。持续学习促使很多年轻人在职业发展中产生多种可变现的技能,在某项职业不能带来持续动力和活力之时,他们会选择衍生新的职业赛道。

其次,个体性和个体化的工作方式凸显,体现出较强的职业选择自主性。新兴青年群体不再满足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和职业形态,或是选择自由职业,或是在主职之外拓展可变现的斜杠职业,运营以“我”为中心的身份资源,展开个体为主的自我生产、自我上演和自我聚拢的职业进程,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中倾向于获得即时反馈与满足。

(李春玲 刘保中 李闯,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

责任编辑:王后

来源:北京日报

来源:中工网

728
9.5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