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束手无策的李牧原到银行支行网点走了一趟。进门后,他首先自报家门说明来意——“我是房地产中介的,客户在你们行的贷款一直未能放款,想来沟通一下能否有解决方案。”
尽管近期政策频频发声,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但是作为房地产交易“末梢”,李牧原们尚未察觉到宽松。
李牧原告诉记者,现在北京很少有银行能够接面签,因为即使接了也放不了款,尤其是“商贷+公积金”的组合贷款,更难放款。他们私下传闻,等工行的组合贷放款最快要到明年6月份,甚至明年下半年才能放款。
“我们得到的消息是,4-5个月放款。”李牧原说,他手里的客户很多都完成了房产过户,但是银行迟迟没放款,客户天天打电话催,他也着急上火,但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
例如,他现在手上这笔棘手的交易,8月9号过完户了,两个多月过去了客户还在着急地等待放款。而且,这笔交易的客户有些特殊,卖房的一方想换新房,着急资金快点到位,已经物色好了新房,付了定金。只待银行放款、资金到账之后,客户再去付新房的首付,但是银行迟迟不放款,打乱了节奏。眼看就要到违约期限了,再付不了首付,定金也得打水漂。
经济观察报记者近期在北京、上海等地采访了解,目前在等待银行放款的客户不在少数。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总行及地方分行人士,大都表示,房地产贷款的边际放松是接下来的趋势,但是也难以准确地说从何时开始、如何放开。
等待银行放款的购房人
上海购房者李小姐也面临和李牧原的客户相似的境况,“至少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买房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仅仅只是网签,每个月就只有80个名额,无形之中买房周期都在不断拉长。”李小姐对记者表示,自己购买了一套位于浦东新区的新房,在2021年年初开始看房,5月敲定楼盘,此后付首付加网签,结果6月底政策突然收紧,截至目前还在排队等待中。
有股份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其所在银行在京支行很多客户都在9月份完成了批贷,但迟迟未能放款,预计需要等到明年年初,现在开始申请贷款的话,放款时间更难以预测。“20号刚刚和客户经理沟通,说目前银行放款速度暂时还没有新的变化,按照之前的预估,大概会在2022年农历春节前获得银行放款,毕竟按照以往惯例,大部分银行都会在1季度多放些房贷额度”。李小姐对记者坦言,现在只能等着银行的通知,顺便多存点钱付首付。
近日,记者在北京、上海实地走访发现多家银行网点后发现,目前银行房贷额度仍紧张,放款周期并没有明显加速,预估还需要3个月以上。进入2021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地区不论是国有行、股份行还是城商行,房贷额度开始收紧,房贷申请周期也由此前最快两周拉长到普遍都在3个月以上,部分银行甚至出现对二手房停贷的现象。
“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新的信息,客户办理房贷大概率还是需要三个月以上。在申请贷款后会进入排队流程,目前我们也无法确定放款时间。”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表示。
10月15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举行的三季度金融数据统计发布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部分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也存在一些误解,对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针对这些情况,央行、银保监会已于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李牧原告诉记者,这个政策他也看到了,但是他觉得,从提出到真正落地还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李牧原的客户已经跟银行的客服进行了多次沟通,但迟迟未有收获,10月19日晚上9点多,他告诉记者,决定第二天(20日)到银行网点去沟通一下何时放款。
“肯定是不能插队,只能去尽量沟通,因为客户申请的是组合贷,想商量能不能把商贷先放一部分,或者先把公积金部分的贷款放出来,至少有一部分钱放出来。”李牧原这样打算的。
“放松是趋势,但难言何时放开”
金融管理部门高层关于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贷款频频发声,引发市场关注的同时,也让准备购房的人有了很多期待。
10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好少数大型企业违约风险。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10月21日,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回应了房地产贷款的问题。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保监会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坚决贯彻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刘忠瑞同时表示,要督促银行落实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监管要求,配合央行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房地产贷款增速稳中趋缓。“要保障好刚需群体信贷需求。要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对首套房购房者予以支持。目前,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有90%以上都是首套房贷款。”
记者近期与多位银行地方分行人士沟通,获得的反馈是,房地产贷款的边际放松是接下来的趋势,但是也难以准确地说从何时开始、如何放开。
有股份行地方分行行长告诉记者,他个人理解,“从出台到收紧是很快的,往往政策一出台、马上就收紧,但是从收紧的形势到放开,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政策不会从紧张到一下放开;其次,银行也是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大家都想先观望一下,如果确定可以了,那我们再开始放开。”
南方某城商行业务人士表示,该行暂时没有新的变化,即使未来放闸也只是适度放闸,是双向作用的结果,一是房贷市场积压严重,造成各银行房贷资产规模大幅下降,为保障年底结算数据,各行做了可行的业绩冲刺,尽量做到应放尽放;二是经营机构正视额度管控问题,从自身找出路,很多机构经历大半年的资产调整,将部分坏账或者债券转让出表,从而创造了新的额度来放款满足营收考核。
该城商行人士称,对于房企融资则将始终抱有保守的态度,各银行不会向房产企业偏向,资金与用途监管依然严厉。10月初甚至进一步规范了涉房企业融资的禁入准则,进一步规避信贷资金进入方式,与房购不炒的调控导向一致。
从个人房贷来看,即使额度有放松,未来可能银行在各项审核中仍会保持严格态势。有上海当地银行客户经理表示,自去年开始,银行对个人按揭贷款的首付款来源的监管愈加严格,比如首付款必须是自有资金,提供首付的流水甚至半年里不能有“不相关”的人转给你超过2万元的进账,否则要解释这笔钱的来源。此外,除车贷和房贷外,其他的贷款都必须结清,否则会影响贷款审批。
银行的“紧箍咒”
“如果说监管支持房贷有序投放,但是,监管并没有说针对房地产贷款集中制不再管控。”有国有大行人士对记者强调,即使现在监管强调放松,房地产贷款集中制对银行来说,是一个限制。
房地产贷款集中制就像是银行的一个“紧箍咒”。2021年,对房贷政策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被称为“史上最严房贷”政策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制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面世,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央行、银保监会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及机构类型,分五档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进行管理。
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制出台前,监管也有相应的限制。上述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行长称,当地监管部门对增长速度和贷款余额,会给一个总的额度。根据当地各家银行的体量,核定一个大致的新增数额,监管根据房价的增长对数额进行摆布。比如其所在的分行,每个月有几千万的信贷额度,如果这个额度和实际放款差很多,可以在银行间进行内部调整。如果超出这个额度,需要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做出说明。
在该地方省份中,有的地市房地产价格增长比较快,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对其贷款额度的限制要求就多一些;有的地市房价比较稳,房地产贷款增速也比较慢,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对其的限制就比较少,基本没有管控。其感受到的是,在2020年末房地产集中度出台之前,当地监管部门对份额的管控已经开始比较严格了。
2020年,随着抗击疫情非常时期政策逐步淡出,下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融资政策进一步细化,先后出台了多项调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道红线”;细化了按揭和开发贷贷款“双集中度”管理,按“五档分类”;严查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土地前融的全面从严监管检查;部分热点城市房贷明显收紧等,房地产融资政策逐步从紧,调控升级。
调控房价的金融利器
“我的印象里,近五年来,监管对银行其实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窗口指导。”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尤其是有段时间,监管与国有大行几乎每月都有会议,指导房贷相关的政策。
该人士回忆,2016年鉴于全国房价快速增长,监管开始对银行的房贷投放速度进行了窗口指导。
从个人房贷发展的历史来看,问世不到30多年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调控等不同的阶段,各家商业银行逐渐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作为一项优质、核心的业务来对待。
20世纪8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探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并在一些大中城市试点。1992年5月,第一笔个人购房贷款发放,中国建设银行拉开了此项业务的序幕,深圳分行发放了首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从1996年开始,央行多次调低贷款利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政府鼓励居民置业政策,使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得到较快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1997年后,房贷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得到迅猛的发展。到了2003年,政策开始收紧。2003年12月,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通知》,市场呈现调整态势。各商业银行为了配合去杠杆挤泡沫,取消贷款利率优惠和提高首付比例。
2009年后,随着房价快速上涨,金融政策也逐渐收缩,政策要求采取差别化信贷政策,首付比例、二套房信贷条件等逐步收缩,要求大幅提高。首套房首付比不得低于30%;二套房首付比例由此前要求的 50%提高到的6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停止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等措施。“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之前,监管对银行大约有一个额度指导。但是在集中度之后,银行几乎完全受到限制,如果想多放房贷,只能多放贷款,但是贷款放多了,隐患也比较大。”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其个人认为,未来房价再继续超常上涨的概率不大,但是金融与房地产的关系难分难舍。
对于接下来房地产政策的前瞻展望,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2021年房地产仍存在一定韧性,本轮调控持续时间可能较长。2021年房地产大概率将继续维持求稳偏紧的政策,“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调。
(根据受访者要求,李牧原为化名)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汪青
编辑/樊宏伟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