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玩和艺术品已经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投资行业之一,
但是收藏水深,套路多让很多爱好者望而却步。
“古玩不打假,对错凭眼力”,
这就需要藏家具备超高的历史文化基底和艺术修养,
提高对古玩和艺术品的鉴赏和识别能力。
当然,玩好收藏虽无捷径,
但可以通过以下几条技巧做为参考,让您少走些弯路,瞬间普升为大神级藏家。
秘籍一:宁收碎玉,不藏全瓦
艺术品有时因各种原因难保“十品”,尤其是古玩,经历岁月沧桑,常难达十分之完整度。
当一件精彩但有残损的作品和一件品相完善却平庸的作品在你面前,将如何选择?
是选断臂的维纳斯还是选完整的泥人张?
收藏的原则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本来古玩收藏就是“抱残守缺”,不宜有过分的求全心理。
当然在两件艺术水平相当的作品前,你还是要选品相完善的那件,哪怕价格要高出几倍。
另外,“玉”碎到什么程度可以接受也是必须考虑的。
破损率超过一定限度就必须放弃,核心部分和关键部分如果缺损也必须放弃。
比如明代德化窑观音像,如果缺一手,可藏;如果缺在头脸部,则不可藏。
虽然二者破碎率都是百分之十,但后者缺损的是关键部分。
此道理于书画亦然,名款缺失,与一花一石的缺失收藏价值差别甚巨。
秘籍二:艺术性大于年代性
收藏古玩的朋友往往看重“年份”,而忽视东西本身的艺术性。
有的古物“年份”很足,却不具艺术性或艺术性甚低,则不宜纳入“艺术收藏”视野。
如宋元时期的青白瓷圹碗,出土量非常巨大,真正具备艺术收藏价值的并不多,还不如年份短得多的清代艺术瓷(如花瓶、瓷塑等)。
还有大家总认为年代早的存世量比年代晚的少,宋代的比元代的少,明代的比清代的少,错。
一般而言,艺术品比日用品少:清代的花瓶肯定比明代的盘碗少是肯定的。
秘籍三:宁收小名头精品,不收大名头烂品
作者知名度是艺术收藏投资必须考虑的一项,但是,并不等于说“知名度越高越有收藏投资价值”。
收藏原则仍然是艺术性第一,知名度第二。
其实,知名度是动态的,今天这幅作品的作者是小名头,五年以后或十年以后完全可能成为大名家。
而你手头决定去留的作品却是静态的,今天它是名家的烂品,五年后十年后一百年后它仍然是烂品,仍然改变不了其平庸低劣的本质。
秘籍四:不以市场表现为收藏投资依据,只收好的,不收贵的
当代中国的艺术市场仍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中,过度炒作和虚假成交已经是司空见惯之事。
所以一定要记住:只收好的,不收贵的。
当然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
这关乎收藏投资者的艺术鉴赏水平或其艺术收藏投资顾问的鉴赏水平。
至于什么是贵的什么是不贵的?
必须与艺术品的质量联系起来考量,而不是仅仅看其一平尺多少。
秘籍五:收藏投资三两家,不要遍地开花
当代艺术家多如牛毛,群星璀璨。
你不可能也没必要“见好必收”“遍地开花”。
除非你资金特别雄厚,精力特别旺盛。
否则最好选取一两家或两三家。
当然如何选择艺术家也颇有讲求。
总之在选择艺术家上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秘籍六:只收造诣高的艺术家作品,不收非艺术家的名人作品
政界名人、学界名人、名作家、大科学家、影视明星、体坛明星、名僧名道……等名人作品,除非其本人同时又是造诣不低的书画家,否则其作品不宜收藏。
哪怕其人声名十分显赫,比如是总统、总理、将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运冠军、当代高僧等等,
来源:收藏界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