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内楼市20年涨跌规律!2020年究竟能否入手购房?

房前屋后
 原创  04-29 16:0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稳定房地产行业发展,全国多地出台了稳地产政策,比如放松限购或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加快预售证审批、给予购房补贴等。然而,这其中有些政策的存活时间甚至不超过半天,就被当地政府迅速撤回。这种情况在近期频繁上演,形成了房地产调控新政“一日游”、“两日游”的奇特现象。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目前,全国范围内至少有10个城市出现政策“一日游”现象,包括广州、驻马店、宝鸡、济南、海宁、柳州、青岛、赤峰、荆州和淮安。

房产新政频频试探,又火速叫停,这究竟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疫情下,央行几度降息,房地产企业优惠政策层出不穷,今年到底该不该入手买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近期房地产的那些事。

房地产遇“寒冬”?各大开发商纷纷出招

突如其来的疫情,减少了人们出门的频率,降低了消费者们的购物热情。消费放缓,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生产变现周期被拉长,回笼资金速度减慢,这就会导致资金流紧张,企业发展缓慢。传导到整个社会,会进一步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也不例外。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情报(2020年1季度)》中的数据来看,在2020年一季度监测的重点城市中,楼市成交总量有所下滑。CREIS中指数据表明,2020年一季度我国22个主要城市,19个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下降,泉州与西安的降幅程度均超过50%。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高杠杆行业,资金的回笼尤其重要。对于地产开发商,特别是中小房地产商来说,如果整个市场的购房需求在短期内锐减,则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

于是,为了度过楼市寒冬,各大房地产企业开始纷纷行动。今年2月,恒大集团率先在全国推出了“全面施行网上售房”的营销活动。这次活动,被其称为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优惠让利:2月18日-2月29日期间,全国在售楼盘75折特大优惠。

37.1.jpg

图片来源:证券时报

紧随其后,万科线上看房平台“e选房”推出了“线上认缴冲抵房款”活动;碧桂园则推出“百亿福利大放送 千城万券惠万券”的购房特惠活动;保利地产、绿地控股、中国金茂等全国一百多家房地产企业也纷纷推出自有平台,开启线上选房、购房等活动。

各大房地产企业这一系列操作,被很多人认为是在“自救”,以优惠让利的方式,快速消耗现有的房产库存,实现资金快速回笼。那么,这是不是隐约传递着房价要开始走低的信号呢?

房产发展背景:“黄金时代”与“房住不炒”

要研究一个行业的发展规律,首先要了解它的发展历史。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它的黄金发展期,房地产也不例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始于1998年的住房体制改革,此后的二十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一路高歌猛进,虽然期间也有起起落落,但整体上扬,发展态势较有代表性。细数这二十年来的房地产各项数据,也许会给现在的我们一些启发和参考。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回顾下,近二十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计划总投资的发展趋势。

37.2.jpg

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二十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计划总投资,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此期间,房地产行业作为重要引擎,快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房地产行业投资总规模由1997年只占GDP的4%,飞速上升到2014年的15%。可以说这些年来,房地产行业对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也让很多人看到,相较于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国债等这些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房地产或许可以获得稳健且更快速更高额的收益。于是,对于某些手有余钱的人来说,房地产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投资项目。

在房地产投资以直线趋势上升的那段时间里,粗略估计,投资房地产平均一年或可获利20%以上,如此巨大的利润吸引,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大军之中,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房价上涨。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全国各地纷纷推出住房限购政策,抑制房价上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房住不炒”政策。

教你选准入手购房的好时机

那么,在大背景和政策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从哪些指标可以判断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势?透过数据,是否可以判断究竟该什么时候入手购房?楼市发展的背后又是否有规律可循呢?

接下来,我们以住宅商品房为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1、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

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是一个直观的衡量住宅商品房需求的指标,我们选取了国家统计局近二十年的统计数据,制作了如下表格:

37.3.jpg

图2

在图2里我们可以看出,过去近二十年里,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呈浮动上升趋势。而整个发展趋势中,又被2008年和2014年两个关键年份,基本划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2008年和2014年两年,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较上年,下降了15.48%和9.10%;而在此前的2000年至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一直呈现较大幅度上升趋势;经过2014年短暂调整后,从2015年开始到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再度开启稳定上升趋势。

2、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另一个可以直观衡量住宅商品房需求变化的指标,我们同样选取了国家统计局近二十年的统计数据,制作了如下表格:

37.4.jpg

图3

根据图3中的历年数据可得,住宅商品房销售均价基本与图2中的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走势相呼应。

同样以2008年和2014年两个年份为关键节点,2008年的住宅商品房销售均价较往年下降了1.90%;而2014年的商品房销售均价比2013年也只是略微上涨了1.42%;在此前的2000年至2007年,销售均价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而2014年以后,销售均价又恢复了以往的上升趋势。

3、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

从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的数据中,可以反映一定程度的市场需求。若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则会促使房地产开发商加大商品住宅的开发建设。反之,若当前市场需求萎缩,房屋销售价格萎靡,房地产开发商将会减缓开发建设的步伐。

让我们看一下近二十年来,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的变化趋势:

37.5.jpg

图4

从图4中不难看出,在图2和图3中出现的关键年份:2004年和2008年,同样成为影响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的两个关键节点。

2004年较2003年,新建住宅房屋面积增长放缓,仅上涨9.34%;而2008年较2007年,新建住宅房屋面积增长仅上涨6.15%。相较2000年至2008年间,其余六年平均19.88%的涨幅来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说明在2004年和2008年,住宅新开工的工程量,明显减少。

不过在2011年之前,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在整体上还是呈波动上涨的态势。

直到2012年,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开始出现负增长。2012年、2014年、2015年三年里,新开工面积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分别下滑11.19%,14.38%和14.59%。说明从2012年开始,市场现有住宅库存明显偏多,为了消耗现有库存量,新开工的房建工程开大幅减少。与此同时,也反应了这三年的房地产需求放缓,库存消耗降低。不过在2015年之后,住宅新开工建设又逐渐回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以上三个指标,分别从购房者(房地产市场需求者),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市场供应者)的角度,粗略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从以上数据走势中,我们不难看出:若商品房销售价格回落,则销售面积也会出现回落,房地产企业新开工面积会同时减缓。

37.6.jpg

图5

因此,对于一般购房者来说,可以将以上分析简单理解为:若连续几个月内出现住房销售价格回落、开工面积减少的情况,理论上则可以开始考虑购买住房。

今年是否适合入手购房?

那么,今年究竟是否适合入手买房呢?

1、LPR新政对购房的影响

首先来看看今年一季度开始实行的LPR新政。以按揭购房为例,今年3月开始,一种新的贷款利率计算方式开始实施,那就是LPR。这里的LPR指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每月20日挂出的最新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如果购房者选择LPR浮动利率,则每年到贷款重定价日时,就可以参照最新的5年期LPR调整自己的贷款利率。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5年期LPR已经连续两次下调,从2020年1月的4.8%,到3月的4.75%,再到最新4月20日公布的4.65%。

四个月时间,利率下调了0.15个百分点。这看似不大的调整,对选择LPR浮动利率的按揭购房者来说,带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

我们简单来算笔账,假设你在今年4月20日之前办理了一笔住房商业贷款,按揭20年,贷款100万,签订的为浮动利率LPR+88.5基点(1个基点=0.01%),则实际贷款利率为4.75%+0.885%=5.635%,按照等额本息计算,每月还款额约为6898元。

若利率一直保持下行,一年后,到1月1日重定价日时,假设LPR基准仅下调0.1个百分点,为4.65%,此时你的实际贷款利率则为4.65%+0.885%=5.535%,考虑到已经偿还的本金及剩余还款期数,此时每月还款额则调整为6814元,比一年前平均每月约省去84元。如图6所示:

37.7.jpg

图6

如此下来,一年就可以节省1000多元。由此可以得出:利率下行期间,是入手购置房屋的好时机。

2、短期松绑政策对购房的影响

其次,近期各地频现的政策“一日游”对于购房又有哪些影响呢?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问题。而疫情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场寒冬,从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今年1-3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19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3%;商品房销售额20365亿元,同比下降24.7%;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9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6%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1963亿元,同比下降7.7%;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3566亿元,同比下降13.8%。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超过20%,这也预示着,在某种程度上或将对财政收入形成较大冲击。

为了刺激消费,各地政府也开始屡出“奇招”:发放购物消费券、组织促销活动、一些党政领导还开启了网络直播带货……可见,目前全国范围对于提振国内消费市场的紧迫性。不难看出,前段时间各地频繁推出的房地产调控新政也是形势所需。

那为何多地在调控新政推出之后,又在短短几天内撤回呢?

实际上,政策松绑又快速撤回,本身就是一场楼市博弈战。各地频频推出房地产调控新政,背后的意义不难猜测,政府希望通过松绑限购等政策,刺激沉寂多时的房地产市场恢复生机,从而拉动房地产开发商投资买地,以此增加财政收入,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短期内有更充足的资金用于民生建设,快速带动地方经济复苏。

但如果政策松绑时间过长,又可能会导致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发展过度等弊端出现,这将会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所以当地方试探性的政策松绑,遇到“不刺激楼市”、“房住不炒”的红线时,难免遭遇“叫停”的命运。

不过,这对一般购房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只有更加稳健和理性的市场,才能抑制过快飙涨的房价,也更有利于刚需购房者入手买房。

今年房价会大跌?未来房价何去何从?

那么,今年是否会出现某些预测说的房价大跌呢?房价未来的走势有迹可循吗?

1、政府财政收入方面

首先,今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经济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态势,财政收入也遭受冲击。据财政部有关资料显示,今年2月和3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降幅均超过20%,为有历史数据以来单月最大降幅。财政部预计二季度财政收入仍将呈下降态势。

然而在经济活动大幅减少之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月份却逆势同比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土地收入仍是地方政府主要依赖的收入来源之一。并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土地收入有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这也意味着,如果房价出现过大跌幅,国家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此外,据有关资料显示,和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的水泥、钢材等建材行业,整体贡献的收入约占了整个GDP的25%。与之相关的就业人数,保守估计超过千万之多,如若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震荡,其影响不可估量。

2、银行贷款方面

其次,就贷款来说,银行最喜欢的担保方式一定是房产抵押。因为相较于担保人做担保的方式,房产抵押更具有变现性,而且价值更易于衡量,一旦借款人出现违约情形,通过拍卖,便可快速实现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回收。

我们查阅了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2017、2018和2019年三年的审计财务报告,整理统计相关数据后发现,在五大行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占各银行总贷款余额的比例,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如图7所示:

37.8.jpg

图7

从图7中我们不难发现,五大行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在银行总贷款余额中的约占比,最低时也在20%左右,在银行总贷款余额中占比较高。

与此同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的占比还在逐年攀升,其中建设银行2019年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在银行总贷款余额中的约占比已经接近40%。

如此高比例的房产抵押也就意味着,假如房地产价格大幅回落,不止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对于所有以房产作为担保的借款,一旦发生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形,都会出现房地产价格不及所需归还的本金的风险,银行将便会面临巨大损失,这种连锁反应一旦发生,极易引发系统性经济危机,后果不堪想象。

3、央行降息等举措

此外,为了刺激经济复苏,今年央行已经几次降息,向市场释放了大量资金,这种情况下,房价大跌的几率更是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在多重因素叠加下,房价如果出现大幅下跌,将会造成系统性经济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再加上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实行调控政策,为了使住房保值稳定,即使有外部因素影响,房价可能或有短暂的小幅下调,但长期来看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对于刚需和刚改购房者来说,目前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考虑适时入手购置住房。

(文、图/易燃财经FLAMES)

来源:易燃财经FLAMES

618
8.2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