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冠状病毒”几乎无人不知,但是,媒体上、生活中,听到的既有“冠(guān)状病毒”,又有“冠(guàn)状病毒”,颇为混乱。这里想谈三点,以正视听。
首先,“冠”是多音字。
(1)读guān,是名词,本义指帽子,如“冠冕”“衣冠”,引申指像帽子一样的东西,如“树冠”“鸡冠”。
(2)读guàn,是动词,指戴帽子,如“沐猴而冠”;
又特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结发戴冠,表示成人,如“弱冠”;
还从帽子戴在人体最高处引申指位居第一,如“勇冠三军”,并特指第一名,如“冠军”;
进一步引申,泛指在前面加上名号或文字,如“冠名”。
其次,“冠状病毒”因形状而得名。
20世纪60年代,这种球形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被观察到,其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突起,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王冠上的突起,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
“冠状”指外膜突起像王冠一样,这是名词用法,应读“冠(guān)状”而不是“冠(guàn)状”病毒。
第三,“冠状”被简称后,更易误读。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简称为“新冠肺炎”,误读为“新冠(guàn)肺炎”的很普遍。
来看类似的冠(guān)状动脉性心脏病,此病因冠状动脉硬化、供血不足等引起。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几乎环绕心脏一周,恰似一顶欧洲王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名词特征鲜明,简称为“冠心病”后,名词特征隐匿,因此误读为“冠(guàn)心病”的比比皆是。
有此前车之鉴,“新冠(guān)肺炎”能不慎乎?
要想读字没错误,选一本趁手的字典很重要,人教社出版的《新编学生字典(第2版)》值得你拥有。
本文转自公众号:咬文嚼字
设计:刘 咪(实习)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