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杨
球鞋是用来炒的,不是穿的。
这句看似荒诞的话语,却是目前不少年轻人的想法。近来,球鞋市场的火爆程度已经让很多人看不懂,就连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也发文提示了金融风险。
球鞋,怎么就和金融挂上了钩?
过去,NIKE、adidas等品牌方发售限量版的球鞋,爱好者们抽签抢购,没抢到的去别人那高价收一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目前的球鞋市场,已经不单单是买鞋卖鞋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不少人敛财的工具,开始体现出不少金融特点——
首先是开始出现庄家。随着球鞋市场的火爆,不少资金发现有利可图,于是涌入进来,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垄断了某些鞋款,也就是囤货,然后通过频繁交易推高价格,等到散户进场时再抛出获取利润。这很像股票市场,不乏一些操盘手控盘,但不一样的是,球鞋市场的盘子相对来说更加小,不需要太大的资金量就可以控制价格,所以那些球鞋爱好者或者想要赚点钱的散户,就很容易成为牺牲品。
除了财大气粗的资本方,还有不少野路子的团体也想要分一杯羹。没有钱怎么办?集资啊。于是你可以看到网络上有不少召集队伍的所谓“带头大哥”,号召大家都投一点钱给他统一管理,一起炒鞋发财。这像什么?没错,私募基金。然而,这筹集的钱怎么用,用没用,谁在用,都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往往只能赌人品。显然,这已经涉嫌非法集资。
个人没钱怎么办?加杠杆。以前说到杠杆,好像就是高大上的资本市场操作,但实际上,不少球鞋售卖平台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分期服务。这乍一看没什么问题,消费分期嘛,电商平台都在做。但问题在于,球鞋的消费主力是年轻人,本来一款球鞋价格虚高,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承受范围,但分期业务却给了他们加杠杆的可能,于是年轻人孤注一掷希望赌一把,只要球鞋价格上涨,之后的分期费用都不是问题。这在间接推高了鞋价的同时,也悄然埋下了“老赖”的种子。
更有甚者,一些平台开始售卖品牌方还未发售的球鞋。他们根据市场情况,分析出一个大致的预售价格,然后以平台为担保,消费者可以提前付钱锁定这个价格,发售之后就算价格高低,买定离手。更夸张的是,还有一些平台搞预售寄卖模式,鞋子发售后,都不用到消费者自己手里,直接可以存在平台仓库,然后将球鞋的所有权“云交易”给下家。这像什么?妥妥的期货期权啊!当然,这样的模式没有期货期权那样缜密的监管体系和交割体系,所有规矩全是平台自己说了算,所以出现毁约、假货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金融需要信息,炒鞋也需要。不难发现,网络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群,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旗号,兜售炒鞋的心得和指导,诸如应该买哪一款,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和那些股票信息群毫无两样。还有的平台搞出了球鞋指数,根据24小时的交易情况编制K线图,每天涨涨跌跌,真的像股票一样刺激。无形中,这也助推了人们对于球鞋价格的关注,而忽视了球鞋本身。
这些乱象,很容易让人想起百年前荷兰那场“郁金香泡沫”,同样是普普通通的花朵,因为一些病毒感染,出现了一些变异品种,就遭到市场热炒,一时间人人都去炒郁金香。光炒鲜花还不够,埋在地下的郁金香球茎后来也开始被热炒。只是,泡沫见顶之时,价格一夜崩盘,损失的不仅是参与的个人和团队,荷兰之后的经济发展也被此事影响深远。
所以你看,如果只是买鞋卖鞋,当然不用央行来关注。但涉及到金融问题了,自然得有人来管管。股票有证监会,银行保险有银保监会,那么球鞋市场,是不是也得来个“鞋监会”?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到如今,球鞋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类金融市场,如果任其为了利润野蛮发展、没有规则随意“创新”,那么泡沫破裂、市场崩盘随时可能发生,几年前的邮币卡风波就是个近在眼前的例子。为了预防这种风险,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有人对这个行业和市场加以监督和引导。所以,即便没有“鞋监会”,看起来监管出手也只是早晚的事了。希望监管能针对以上问题,精准打击,排查资金来源,规范杠杆使用,限制平台“创新”,让球鞋市场去“金融化”,回归到一个理性纯粹的收藏爱好市场。
说到底,大家只是想买一双自己喜欢的球鞋。
栏目主编:张杨
文字编辑:张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