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做事喜欢拖延?这是我听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宝妈专线
 原创  07-12 18:17

48.1.jpg

文 | Sherry妈妈

跨国企业高管,育有一儿一女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

家庭作业,可以说是中国亲子关系的一大杀器。我相信,每个陪孩子做作业的父母,背后都有一把“辛酸泪”。

微博上一搜“陪孩子写作业”,就能看到各种家长崩溃的瞬间和吐槽。

“磨磨蹭蹭,半天写出不来几道题。”“给孩子讲了无数遍的题,他还是能错。”“自从陪孩子做作业,发现我们都得了一种病,她得了拖延症,我得了狂躁症!”

家长在面对孩子写作业拖拉的问题上,很容易丧失冷静,因为孩子现在还只是写作业拖拉,但如果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习惯将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48.2.jpg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定八十。瑞典著名心理学者和心理治疗师葛安妮和葛碧建在《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一书着重强调,童年期孩子性格的形成就是一生性格的原型。

对于孩子来说,他从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他后天长成的模样90%是教育的结果。

所以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是很重要的。但是面对拖延症,我们身为成年人都无可奈何。

48.3.jpg

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在2011年出版的著作《拖延心理学2》中提到,他曾调查了遍及全球的2.4万多人,他说其中95%的受访者承认至少偶尔会犯拖延症的毛病。

其中有约25%的人有慢性拖延症,这个比例比20世纪70年代时高了4倍。可以说,拖延症不仅仅是孩子,也是现代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48.4.jpg

拖延症其实焦虑的表现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之所以做事拖延,大多数是他太懒惰,自控能力太差,时间规划太差导致做事没有条理。因此要克服拖延症的关键,应该是要做好时间管理。

但有的家长会发现,即使帮助孩子做好时间规划,每个时间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都写的明明白白,孩子依旧会做事拖拉。

这时候家长就会陷入困惑,究竟应该怎样才能解决孩子拖延症的问题呢?

48.5.jpg

《纽约时报》有篇文章曾说,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人会对开始或完成任何任务或决定感到焦虑,而将拖延作为应付焦虑的一种机制。

拖延症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因为我们明明知道一件事对自己是有害的却还要做。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陷入长期拖延的非理性循环?

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要开始或完成一件事情时产生的消极情绪。

48.6.jpg

情绪调节决定了是否拖延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我们仅仅是因为心情不好而拖延吗?像孩子之所以写作业拖拉,也仅仅是因为没心情写?

简而言之,是的。

心理学教授Tim Pychyl博士也提到:“拖延是一种情绪调节问题,而非时间管理问题。”

48.7.jpg

拖延不是性格缺陷比如懒惰,也不是说时间管理能力太差,它更重要的是因为要完成某些任务的挑战性,以及产生的消极情绪:无聊、焦虑、不安、沮丧,甚至自我怀疑。

有可能任务本身就让人厌恶,比如说孩子很讨厌数学,现在却被要求写好几份数学试卷,会本能地有抵抗情绪。

拖延症也有可能和更深层次的感受有关,比如自我怀疑。

可能孩子不写作业的原因,是在想数学这么难,我要是做的不好怎么办?

事实上有研究证明,很多人在拖延之后往往都会自我责备,这种想法叫做“拖延认知”。

我们会懊恼当时为什么不尽快把事情做完,这样的想法施加的压力通常会导致进一步的拖延。

48.8.jpg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多都是优先考虑当下的感受。

就像孩子写作业拖沓的时候,他也知道事后会被爸爸妈妈训斥。如果拖延可以让自己的心理好受一些,即使我们知道日后可能会后悔,我们还是会拖延。

所以要解决拖延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完全避免面对新的挑战时产生消极情绪。

而是找到一个既能减轻开始任务时的挑战感,又不会在未来产生懊恼情绪,形成二次伤害的方式。

48.9.jpg

在《拖延心理学2》中,作者罗列了几十种应对拖延的战术,而“有成效的拖延”就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一种。

“我们大多数人是可以克服拖延症的,不过不可能完全攻克这个顽疾,”作者斯蒂尔博士说,他有一篇关于拖延症的学术论文花了10年才写成。

“我个人最好的战术是将自己的每个计划跟另一个相对比,完成这一个计划时,就拖延另一个。”

48.10.jpg

斯蒂尔说,这个战术的基础是行为心理学的确凿的原理:“我们乐于去完成任何讨厌的任务,只是这能让我们躲避某些更糟糕的事情。”

这个理论得归功于17世纪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培根的自制法则是“利用一种情感来击败另一种情感,使情绪互制互克,犹如以兽猎兽。”

要打破对拖延症的上瘾,解决方案必须是内部的,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

48.11.jpg

从内部去解决拖延症

一种是在拖延的时刻原谅自己。

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那些能够原谅自己在准备第一次考试时拖延的学生,在准备下次考试时拖延的次数反而会减少。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自我原谅可以让个人摆脱不适应的行为,专注于即将到来的考试,而不受过去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8.12.jpg

另一种策略是自我同情,即在面对我们的错误和失败时,善待和理解。

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分析了压力,自我同情和拖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拖延者往往具有高压力和低自我同情心。

这表明,自我同情提供了一种缓冲机制,可以抵御对自我相关事件的负面反应。

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自我同情不仅减少了我们现在知道的拖延症的罪魁祸首——心理压力,还积极地激发动力,增强自我价值感,培养乐观、智慧、好奇心和个人主动性等积极情绪。

48.13.jpg

最重要的是,自我同情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只需要以更大的接纳和善意来迎接挑战,而不是沉思和后悔。

这可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试着从积极的方面来重新定义任务。身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也许之前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并且获得了很好的反馈,或者设立一些小的机制,做完一件事后,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奖励。

48.14.jpg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总是急于给孩子做出好的坏的判断,就像孩子可能会有拖延症的问题,不一定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

给孩子一点时间去适应,一点空间去施展,一点自我去释放,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式。

来源:少年商学院

710
8.5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