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个新词——“996”工作制引发社会关注。
床边查房、对患者查体、针对早上的检验结果进行处理……4月16日上午,广东佛山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主治医师苏懿正忙碌着监控31岁心梗患者的体征。这名患者是在前一天晚上工作时感到胸闷、胸痛,被送往医院后确诊为急性心梗,立即实施了手术。
作为一名在ICU工作了6年的医生,苏懿见过太多生死。每每遇到年纪轻轻的患者昏迷入ICU,他就感到揪心。
进入ICU的患者中,有近20%的患者是年轻人。
在苏懿看来,一些老年人的疾病趋向年轻化,更多的是生活习惯所致,这些生活习惯比“996”工作制更快的将年轻人一步步推向了ICU。
一
31岁小伙突发心梗
| 生活习惯:熬夜、每天吸1包烟、爱吃辛辣油腻食物
4月15日晚10点左右,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在ICU展开。当晚,佛山市中医院ICU收治了一名患者。该患者在工作过程中感到胸闷、胸痛,于是到急诊就诊。医生经过抽血、心电图筛查发现是他患的是急性心梗,于是造影后明确为右冠状动脉堵塞。随后,医生立即为其实施介入手术,植入支架,经过1小时24分钟的抢救,患者的胸痛症状得到缓解。
“在了解病史时,这名患者说自己经常熬夜、每天吸1包烟。在饮食上,喜爱吃辛辣、油腻、偏咸的食物。”苏懿说,“这些都是引发急性心梗的高危生活习惯。”
“进ICU的年轻人与老年人不同。老年人往往有冠心病等内科基础病,出现胸痛、胸闷会引起注意。”苏懿说,“而年轻人因为既往没有出现过的这类疾病,所以不会留意。”
苏懿指出,急性心梗的疼痛有时不典型、部位不一致。“有时候是牙痛或者左肩膀痛,年轻人不会联想到是心梗,因此会耽误救治的黄金时间。”
“每次看到急性心梗发病的患者越来越年轻,会感到很可惜。”苏懿说,“一旦发生这种病,放支架后患者需要长期吃药。有点会影响生活质量。即使是康复了,也不能做剧烈运动,其劳动力也是大大降低的。”
二
18岁少年肺动脉栓塞
| 生活习惯:经常卧床、玩手机、打游戏
几个月前,苏懿曾接诊过一名18岁的少年,患上的是深静脉血栓。“早期时没有什么症状,后来表现气促,一直以为是普通感冒,治疗后发现症状缓解不明显,反而越来越严重。直到出现明显呼吸急促、晕厥等症状。被送往ICU时,医生诊断已发展成肺动脉栓塞。”苏懿说,“严重的肺动脉栓塞可直接发生猝死。”
“询问病史才知道,这名患者经常卧床、玩手机、打游戏,而且卧床时间较长。”苏懿说,深静脉血栓早期发生的原因是不运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据介绍,血液在静脉血管里流动,就像水在河道里流动。如果血液具有血脂多、凝血因子多等凝血条件,那么血细胞就会堆积,就像河道里泥沙聚结成团、阻碍水流一样,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血栓。
“长时间不动,血液运行慢。”苏懿说,“以前认为老年人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一方面老年人运动减少,还有不少需要长期卧床,另一方面,老年人的高危因素也比年轻人多。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情况也逐渐多了起来。”
苏懿提醒,工作要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的白领,如果生活习惯是一累就躺不动,就要特别注意了,这种习惯会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发生。而适当的运动能有效避免。
三
20岁小伙酮症酸中毒
| 生活习惯:不爱喝水,爱喝饮料、可乐
“被送进ICU的患者,要么生命体征不稳定,要么神志不好、处于昏迷状态。如果了解病史,医生能更快明确诊断、争取治疗时间。”苏懿说,“在ICU里,每一分钟都很宝贵,有时情况危急,稍有延误一个生命就没有了。”
对医生来说,很多时候是因为患者已昏迷,而家人不是太了解其状况。“医生难以了解患者的病史,就要耗费不少时间去排查。”苏懿说,“因此,在ICU的早期只能对症处理、稳住生命。然后靠多种技术、影像学支持、多学科合作等方式排查病因。也许一天时间就耗费掉了。”
苏懿说,去年接诊了一名患者仅20岁。“这名患者在家中昏倒,送到医院后,医生反复排查都没发现他有脑梗、脑出血的情况。”苏懿说,医生在检查中发现,该患者血酮体、尿酮体很高,PH值呈现酸中毒症状。在做了消酮治疗后,患者逐渐清醒。医生追问病史得知,该患者生活习惯就不爱喝水,却爱喝糖分很高的饮料,特别爱喝可乐。
“这种长期的饮食习惯,导致酮症酸中毒。”苏懿说。
苏懿提醒,现代人饮食不合理、起居不规律、压力过大、缺少运动等原因导致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的人群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会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下降的情况,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理和身体的疾病。
因此,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非常重要。
编辑:顾军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南方日报、生活晨报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