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五六年前的一个清晨,赶早出门上课,猝不及防地在路边看到了一只被汽车撞得失去了形状的小猫。清洁工阿姨正在把它破碎的内脏和身体收进垃圾袋,她叹气说几乎每个清晨都会看到这样被撞死在马路边的流浪猫。
那只小猫的身体被撞得失去了形状,亮晶晶的眼睛却睁得大大的。我大概永远都忘不了那双明亮但充满惊恐的眼睛。如今,城市里的养猫人越来越多,在社交网站上“晒猫”已经跟“晒娃”一样成为风尚。养猫成为品位、风趣、丰富生活的标签,然而随着养猫人的增加,城市里的流浪猫也在增多。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读到虐猫的新闻。这样耸人听闻的虐待之外,新鲜劲儿过去,猫被丢弃成为流浪猫的事件也层出不穷。在危机四伏的城市中,猫到底是人的“爱宠”,还是城市的伤口?
极端的动物保护者会认为,将猫阉割,圈养为人类宠物的行为,本身已经侵犯了动物权利。而如果我们真的决定养一只猫,起码我们应当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件好玩儿的事儿,它更代表着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只“宠物”,而是一条生命。
热潮之下
养猫人的理念在分化
我养过二三十只猫。这个数字中包括我自己养的猫,以及帮朋友们在某段时期(出差、旅行等)内代养过的猫,它们都是我和朋友收养的流浪猫。有些猫的流浪轨迹已经无从追溯,有些是因各种原因被城市里的人遗弃的猫。
养过这么多只猫,得承认猫这种动物的确有让人着迷的特质。它们有固定的行为模式和姿态来表达某一种情感或诉求,后天养成一种行为模式的学习能力也很强,所以猫算是很聪明且有较确定好恶表达的动物。但是每一只猫又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情绪表达方式。比如我朋友养过的一只猫,点点,最善妒。当主人把另一只流浪猫带回家,她负气出走,8天才因饿得不行风尘仆仆地回家。猫身上的味道也不同,有奶香味、榛子味(甚至还有卫龙大面筋的味)。
豆瓣上“爱猫俱乐部”小组成员已超过30万人,小组内有许多网友定期交换养猫知识及领养信息。
不过,当养猫这件事在近几年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在社交网站、平台上呈火热甚至泛滥态势,作为一个一直关注流浪猫的人,我最大的反应是担心。猫话题的热度和“晒娃”的热度很相似,这几年,新媒体的社交、传播方式将养猫、育儿这种生活细节,发展成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的固定话题,长期处于温热状态。我也确实发现,随着话题越来越热,养猫的人尤其是城市里养猫的年轻人的确越来越多。
人们有不同的动机养猫。有些人因为“跟热点”被好奇心带动,有些人希望通过养猫缓解快节奏生活压力、寻找陪伴。我一开始就是“接盘侠”。在帮朋友代养过很多次猫之后,有朋友捉到流浪母猫生下后弃之不管的小猫,找人领养。其实养猫的人也存在一种贪吃蛇一样的奇怪循环,比如我是收养流浪猫,而有些养猫人在养了一段时间后会“制造”流浪猫。
热潮之下,养猫人的群体虽然不断壮大,但这个群体内部分化也很大。分化背后是理念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具体到如何看待“猫奴”这样的称呼,也可以抽象到人和猫之间到底该如何相处、是否应有最基础的权利、义务关系?比如,尽管我不反对“猫奴”这种对养猫人打趣式的称呼,但还是不太希望它被泛滥化使用。当我们说“猫奴”的时候,内含着一种幽默感、人与猫共处的愉悦感,这些当然应该有,但再好玩的称呼也不能替代理性层面的思考,毕竟以“猫奴”来简化人与猫之间的相处模式显然是不全面的。
如何相处?
人不是统摄世界,
哪怕是一个房间的唯一标准
人和猫该如何相处呢?这个问题简直可以写本书了,厚度堪比《人类婚姻大指南》(这本书不存在)。有些养猫人会把猫当做自己的孩子,有些则戏称猫是主子。但如果我们抛开这些亲昵的称呼,认真地来讨论理想的相处模式,大多数人会认同:人和猫像朋友那样相处、相互陪伴。
我自己的方式是,不会把猫当做主子一样供养,也不会以人的优越性居高临下地调教它们。我不是因为生活孤独而要拉几只猫来填充自己的生活,而是当自己的生活空间可以接纳一只、两只流浪猫的时候,收养了刚巧碰上的流浪猫。像人与人的相处一样,人与猫之间需要经过很多磨合,比如作息时间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一致,猫也会慢慢选择自己喜欢趴着的沙发一角。渐渐地,我和猫会彼此接受对方的存在,互不打扰(不排除我突然冲过去给猫梳毛)。相比“猫奴”“主子”这类词,我想“朋友”或者“伴侣”(广义上的伴侣,非特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容这种模式会更合适。
《猫》,凯瑟琳·罗杰斯 著,徐国英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年1月版
当一个人用心地去养猫,他或者她会慢慢磨出很多的耐心和宽容--因为猫的确挺难相处的。收养流浪猫就要经常和猫尿做斗争。到家后,它们在恐惧和之前因被遗弃导致的敌视心态下,会用撒尿的方式标记地点,我就曾连夜洗床单到生无可恋的状态。这时候人会明白,任何暴力形式都没有用,猫有它这个阶段的行为模式。就是这样,任你拿着《圣经》、《爱的教育》或者《养猫大百科》,都没办法速成。你还是要耐下心来,慢慢在彼此了解中建立一种人与猫的共识。这个过程不是人引导猫,而是一个双向了解的过程。
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承认自己的无力感。更重要的是意识到:人的语言、理念、科学,并不是这个世界,哪怕是这一个房间里运行规律的唯一标准。作为人,我们需要和另一种物种共处,慢慢获得一些很日常的相处小智慧。这一点虽因猫而起,却像是打开了一扇小窗,会在养猫人生活的很多领域都照进去一点光。养猫的人各有各的性格,但如果硬要找点相似点,我想大概就是这种比较好闻的“猫味”---因为和猫共处所培养出来的多一点的耐心和宽容。
人和猫的相处,是一间房中的事情。但随着城市里养猫人的增加,猫和人和城市之间,有了更复杂的关系。
如果你打开几家购物网站或APP,宠物商品常是团购热点,而幼猫(尤其是种猫)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买到,后续一系列空运流程也很完善。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养猫这件事在商业领域的浪潮,显然要比在法律、道德伦理、公民教育领域中掀起的浪花大了不知多少倍。因此,越来越多的猫过上了好日子,但随之引发的很多问题也在慢慢形成新的城市问题。
流浪猫是城市的伤口
撕开伤口才意识到人类需要利“它”精神
从读书到工作,我在北京待了大概五年,眼见着越来越多流浪猫出现在城市中,也出现在豆瓣宠物相关小组的转让帖子里。其中,这些年不少流浪猫是因为人先养后弃造成的。
有两个主流的“中国式弃猫理由”。一是“逃离北上广”的青年人,把当初为了陪伴而养的猫遗弃在城市里。在豆瓣的“宠物领养”小组里,如果以北京为坐标,寻找因离京而求转让、领养的帖子,每周都能看到几例,到毕业季和离职潮频率会更高。尽管现在,如果想把一只猫从北京运到上海,航空或者铁路的形式都可行,购物网站上甚至有人提供专项服务,但真正勾选这个选项的人还是少数。
二是因为家中有人要备孕,家人或者养猫人本人认为养猫对怀孕会有可怕的负面影响。我家里最新的这只猫,就是因为婆婆强行迫使儿媳把猫送出去,才和我相遇的。尽管很多宠物医生多次发声,证明这种担忧并没有现实依据,但它正在成为非常普遍的弃猫理由。第二种情况中还包括,当父母听说女儿在养猫的时候,会因担心养猫影响生育能力强迫女孩不要养猫。在一个迷恋生儿育女、强调女性生育功能的国度里,养猫都可以成为理解中国人家庭观念和生育文化的一个角度,这真是一个有趣但又不幸的事实。
当这只猫到我家时,已经是它第四次换人了。它的性格很敏感,刚开始一两天总像个狮子一样,人一靠近就怒吼。在这种怒吼(实则因为恐惧)中,我很自然地会去想:我们人和动物相处时,要如何对这样一段超越物种的关系尽自己的那一份义务?近几年,因为“狗肉节”或者虐猫事件,公共领域中对于动物权利有很多讨论,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落实到人与动物在一个家庭里相处时,有多少中国人会去思考人是否对宠物尽应有之义务?
《动物解放》,彼得·辛格 著,孟祥森 / 钱永祥 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5月版
这是一个不太容易讨论的灰色空间,因为在国内,一旦进了家门,很多原本可以作为公共话题讨论的事,都变成外人不太合适过问的私事。另外一个原因是,当大多数人都这么做,一个人的质问会显得很无力。这就好比北京的路上常见各种人吐痰,明明是一件很不对的事,可如果有一天,有人在街上认真地检举一个随地吐痰的人,你也会觉得有点奇怪吧?在一片灰色中,白色的那一点显得特别扎眼。
可无论如何,这一点毕竟是白色的。尽管在当下的中国,连对父母尽赡养义务、对婚姻尽忠诚义务都变成了虚无缥缈的事,此刻谈对自家的小猫小狗是不是也该尽义务,真是一个天真的尝试。但是,相信每一个收养过这种转手流浪猫的人都会觉得,这样一个猫与人之间的伤口,也正在成为中国不少大城市中的伤口,哪怕只是一个小伤口。这背后是城市管理、人口流动、家庭观念、动物伦理、国民素质等多重因素的交叉,而落脚点可能就是一只流浪猫。
当城市狂奔向前的时候,城市里被人遗弃的流浪猫越来越多。当我们连人的问题,连空气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时,严肃地谈论猫像在开一个玩笑。不过我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正视这样一个玩笑般的小问题。关注和猫相关的几个豆瓣小组也有几年了,近几年一个好的趋势是,这些小组中的帖子越来越侧重于传达理念:比如领养代替购买;理性养猫,不要成为制造下一只流浪猫的人。另外,在无可奈何要逃离北上广时,你可以来这里为猫寻找新家。除了豆瓣以外,也有自发形成的流浪猫和其他流浪动物救助平台。
我也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期待。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里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即用即抛,快速替换,人心中的冷漠与自私也随之剧增。但是总会有一些伤口慢慢显现出来,提醒我们,人生活中的很多部分需要有始有终。不知道还需要撕开多少伤口,我们才能更真切地意识到,人类需要必要的利他和利它精神。或许除了共享单车和雾霾,城市里的流浪猫也有可能成为这样一种契机。虽然遗憾的是,这些提醒都是以城市伤口的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来。
作者:夏康
编辑:李永博;校对:翟永军 薛京宁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