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一则展示加拿大岛屿上瘦弱北极熊的视频,并在字幕中表示:“这就是气候变化的样子”。到目前为止,该视频的全球观看人次已经突破25亿。
伴随着2018年夏季遍布北半球的极端高温天气,以及8月1日挪威位于北极圈内的班纳克(Banak)气象站录得32.8摄氏度(91华氏度)高温的消息,北极熊因为全球变暖而濒临灭绝成为令人心碎的热门话题。
然而这个老牌杂志却突然承认,这个在网络上疯传的自家视频涉嫌误导。《国家地理》杂志2018年8月刊表示,它并没有证据证明是气候变化导致视频里拍到的北极熊处于饥饿状态,也并不清楚是什么导致北极熊瘦骨嶙峋的。
目前,《国家地理》已经重新上传了视频,并配上了新的字幕:“这就是饥饿的北极熊的样子”。此外,字幕还进一步说明,视频中的北极熊“在拍摄后就找不到了,无法得知它生了什么病。”
拍摄者、摄影师克里斯蒂娜·米特米尔在《国家地理》写道,摄影师保罗·尼克伦当时和她正在拍摄一个项目——捕捉那些能传达气候变化紧迫性的图像。记录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并不容易。
他们以为自己已经通过视频里的这种方式来帮助人们想象气候变化的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但米特米尔指出,他们似乎过于天真了,团队想要传达的消息被误解了。
米特米尔认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讲出完整的故事——他们所寻找的是对未来的预言,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这头生活在极地的北极熊身上发生了什么。专家指出,除了气候变化外,年龄、疾病或伤害都有可能成为这头北极熊身体恶化的原因。
当然,米特米尔指出,科学已经确定了融化的海冰与北极熊死亡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加速变暖的北极意味着海冰消失的时间越来越长,属于海洋哺乳动物的北极熊会被越来越多地困在陆地上,无法到海中觅食,直至饿死。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预测,由于海冰栖息地的丧失,到2050年,全球北极熊的数量将减少30%以上。
如果想要保护失去家园的北极熊,除了继续减少碳排放,遏制全球变暖以外,人类能做的还有很多。
由于北极海冰减少,人类向北极地区输送了更多船只——不论是为了航运、自然资源开发还是旅游观光。频繁的人类活动也给北极熊的正常生活带来巨大影响。7月28日,挪威北部的一家旅行社人员杀害了一头北极熊。当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北极地区,如何让人类和北极熊安全相处,减少冲突,成为北极地区国家和有关行业应解决的问题。
7月28日,在挪威北部被杀害的北极熊
此外,北极熊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越来额长,这也意味着,北极熊进入人类社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幸运的是,人们正在学习适应北极熊的存在,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冲突的风险。据CNN评论文章介绍,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一直在与当地社区合作,在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和俄罗斯建立北极熊巡逻机制。巡警使用明亮的灯光,巨大的噪音,有时甚至是橡皮子弹,帮助赶跑可能游荡到居民街道上的北极熊。
今年秋天,格陵兰还将对新的摄像机技术进行测试,在北极熊进入人类社区时可以为人类提供早期预警,而阿拉斯加的北极熊食品储存容器试验也已经开始。文章同时指出,各国政府还要做出更负责的举动,例如改善北极地区的垃圾处理。
栏目主编:顾万全、张武
文字编辑:查睿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