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 在享誉中外的北京琉璃厂荣宝斋,著名军旅书法家丁谦先生已连续三年举办了书法年展。为便于收藏和防止假冒,荣宝斋还专门为每次展览的书法作品制作了防伪收藏证书,使得每幅书作显得更加珍贵。
希夷居有幸,每次都能够前往,目睹了书法展的盛况,拜观了书法展的作品,真可谓是件件力作,幅幅精彩;细细观之, 如饮佳酿,如品甘露;其间散发出的典雅中和之美,久久挥之不去,并藉此生发出一些感慨和议论。
*********************************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含义可谓深刻。中国有两个字,意义可与之对应,即“舍”与“得”,这在儒释道及日常生活里皆有体现。比如:儒家的舍恶得仁,舍欲得圣;佛家的舍即得,得即舍;道家的无为与无不为。可以说,“舍得”二字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社会背景和丰富的人生内涵。
丁谦先生这幅中堂作品《舍与得》,愚以为,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的整体布局。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整幅作品的参差错落。此幅作品由左、右两部分组成,而这两部分又上、下错落开来。右半部分,正文“舍与得”三个大字占据了上方四分之三的位置,下边则有意留出一个字的空档;左半部分,专门用来落款:“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有得有舍;大舍大得,大得大舍;不舍不得,不得不舍也”。而且与右侧恰好相反,落款占据的是左下方四分之三的位置,却在上方留出一定空间。这样,就形成了左下与右上充实,左上与右下留白的对角构图的艺术效果。在中国山水画里,这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构图形式。丁谦先生拿来放在书法作品中,可谓新意别出,韵味无穷。妙哉!
如果我们再做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品味到整体布局中巧妙的多重对比:如左与右的对比,上与下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粗与细的对比,浑厚与灵动的对比,三个单字与两段多字的对比等等。在这种种对比中,再加上作品右侧与左上角嵌入的几枚大小不同的造像印章,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冥冥之中的东西,一种对“舍”与“得”辩证关系的诠释。善哉!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整个篇幅里,虽然“舍”、“得”二字各出现过九次之多,然而字形却无一雷同。由此使我们不由得联想到: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里,二十一个“之”字形态各不相同的经典范例。难哉!
唐代书论家孙过庭《书谱》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纵观此作,虽然算不上是复归平正的终极之作,也可称得上是知险绝而求平正的上乘佳作。
希夷居感言:舍与得从哲学上讲,是一组辩证关系,从生活上讲,是一种人生智慧,尤其是“舍”,不仅是智慧,更是一种勇气和心胸。 呜呼!人生之道,贵在舍得。拜观丁谦先生此作,感慨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