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各项工作中,降成本是备受企业关注的内容。而在各项成本中,高企的物流成本更是为各方所聚焦。
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岳修虎透露,2012年到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从18%下降至14.6%,实现五连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官方始终把推动物流降成本作为工作重点。2016年,官方发布《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2017年,《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印发。
为了实现推动物流成本降低的目标,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都采取了多项措施。
对于政府而言,降低成本主要体现在降费二字。岳修虎介绍,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方面,通过取消电气化铁路还贷电价,铁路运输企业等额下浮铁路货物运价,减轻铁路用户的负担。
同时,相关部门和地方开展了高速公路的分时段差异化的收费试点;完善港口的收费政策;取消部分省区政府还贷的二级公路的收费;完善机场收费政策;清理规范涉及铁路、货运的收费等,上述举措为企业减负超过3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对于企业而言,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实现物流各环节的“无人化”也是推降成本的重要一招。近期,多家多家企业相继公布了其智能化发展战略。
京东集团副总裁肖军透露,目前京东无人重卡已经在美国完成了2400小时的智能驾驶超级测试。未来自动驾驶的重型卡车会承接北上广和京东七大区域中心在高速公路上面的运行,承担起干线货运中转和长途运输任务。
无人化的进程远不止于陆地,肖军介绍说,目前京东已出动无人机达2万架次,飞行总里程达10万公里。可以连续飞行1000公里以上,起飞重量达到840公斤的新式无人机也计划在2020年开始投入运营。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智慧物流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未来中国将出现由干线、支线与末端配送的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终端,智能机场等一系列节点组成智慧物流网络。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提醒说,改善物流产业的效益也是个系统性工程。目前,产业的布局、产业结构都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由于涉及政策和制度、收费公路、土地投入、用工、人员技能、操作规则等问题,物流降本增效须长期努力才可能有实质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