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支付方式可以说引领世界潮流,尤其是阿里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已完全统治国内市场,并在海外市场遍地开花。但这样的局面也让央行很是担忧。
11月16日,第六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在北京召开。在当天的论坛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首次提出,要全面开放我国支付清算市场,欢迎鼓励外资进入。
▲截图来源,央视网站
范一飞表示,我国将全面开放支付产业的交易、清算和结算环节,全面放开账户、支付工具和支付系统业务。欢迎和鼓励外资进入支付清算市场。同时对现有的经营主体加强监管、规范,对违规零容忍。
“当前,国内的网络支付业务市场集中度很高,也带来了较大的风险隐患;如果外资机构参与竞争,市场集中度有望相对均衡,风险也可以得到一点缓释。”
这样的言论在网上也是引起网友们的议论,尤其是一直以来支持支付宝的粉丝们评论说,为什么还要打压支付宝?尤其是还要借外国的势力,难道就不怕大数据流失的风险吗?
央行为什么要对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国内网络支付巨头们?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央妈的无奈之举
其实央行急于采用这种方式意图“瓜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市场也实属无奈。因为是市场经济情况下,大家害怕两样东西,居民害怕垄断,政府害怕“大到不能倒”。
首先说到垄断。根据易观智库201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支付宝和腾讯系(财付通,主要包括微信支付和QQ钱包)在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合计占领了93%的市场。这已经是绝对垄断市场。
尽管目前这两家还经常“打打闹闹”,但已经失去了强烈竞争的欲望,尤其是支付宝在大额资金支付上更是“一手遮天”,这种失去竞争活力的状态不是央行所想要的。曾经首先考虑过扶持银联这只国产“鲶鱼”,但根据易观智库201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银联目前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所以只有呼唤外资力量进入,瓜分现有市场。
只有让市场充分竞争了才能使民众真正享受到移动支付的红利
其次,正如范一飞行长所言,国内的网络支付业务市场集中度很高,带来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这些支付企业发展到大到不能倒的程度,就会有系统性风险可能性存在。
同时把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集中到一到两个企业身上,不便于国家的管控。银行都不止两家,通讯公司也不止两家,移动支付也不能绑在两家企业身上。
最后,就是大家关于的“支付大数据外流风险”的担忧问题。
从范一飞的话是看仅仅就移动支付而言,并未涉及消费数据的收集、信用资料的收集以及理财融资市场,因此认为引进外资参与竞争并不会造成对市场的巨大影响。移动支付只是入口,真正赚钱的还是消费以及理财融资。
到底谁会进来参与竞争
一年前,国内大银行们联手苹果公司来对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但情况正如大家所见,并不理想,甚至毫无波澜。
在国际上,还有PayPal和Amazon Payments这样类似于支付宝的同类产品的存在。其中PayPal功能更像支付宝,Amazon Payments则像网店的快捷支付方式。但这样的产品还不足以成为支付宝的对手,也不符合中国人得使用习惯。
这两年大量手机厂商们以采用NFC电子钱包的方式参与到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中来。国外已有Apple Pay、Samsung Pay和Android Pay,不过Android Pay肯定进不来国内市场。而国内已有华为、小米、魅族等手机厂商推出NFC电子钱包,其中华为和小米的出货量最大,最有可能抢占移动支付市场。
但这些电子钱包都把目标对准了线下支付,而忽略了线上线下相互转账功能,导致了目前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局面。如果能够打通转账功能,线下之间、线上之间都可以自由转账,或许还能够和支付宝、微信支付们一决雌雄,也不用劳烦外国资金来帮忙。
反正,支付宝一家独大的局面一日不破,央行就一日难以放下心头这块大石头!
来源|每日经济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