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付通及阿里巴巴支付宝被起诉了!
近日,银河联动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栗铎表示,腾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二维码扫码支付,侵犯了公司“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的专利权,已向腾讯财付通公司以及支付宝公司提出多字段二维码的专利侵权诉讼。
此次诉讼直指两大移动支付平台的扫码支付这一核心业务,涉嫌侵权的支付二维码包括网络游戏支付、网络电商支付、网络付费阅读、线下商家支付等,这些支付都是通过扫描支付二维码完成。
其实,这并不是银河联动第一次发起的诉讼,今年3月就状告腾讯公司侵犯其图形二维码专利。
但银河联动获得的专利已被宣布无效了!
据悉,银河联动于2006年4月份提出相关专利申请,并于2010年正式获授权,专利内容主要是将二维码与标志(logo)合成并提供读取及识别的功能。目前内地大部分网站所属的二维码,其中也涉及有关技术。
但是,腾讯2016年7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提出申诉,认为有关专利并不符合中国《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
于是,在2016年11月底,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银河联动中国内地的图形二维码专利不具备创造性,宣布银河联动公司获得的专利无效。
虽然法院已经正式受理此案,但想要靠已被宣布无效的专利去打赢这场官司,甚至说获得产业的定价权,显然不太可能。
关于二维码的专利争端由来已久。
其实,QR二维码技术起源于日本的公司,连银河联动的董事长都坦言,自己只是占了新专利的前置专利,在知识产权上有一定优势,不过也仅此而已。
日本先发制人夺得垄断,专利费这笔账随时可能来讨
二维码的原名QR(Quick Response Code)码,起源于日本,只是“二维码”这个大家族里的一个,但却是最壮大、使用最广泛的一个。
原本它是汽车零部件厂商日本电装为了区分零部件、轻松进行追踪而开发的。用手机摄像头扫一下,就能通过正方形条码轻易读取信息。在商品管理、票务发行、货款结算上非常便利,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后,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它在网络上发挥潜力,普及全日本,还渗透到台湾、中国大陆和印度。
日本的QR码先发制人,迅速申请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垄断局面。
同时,作为一项专利,就自然逃不过专利费的讨论了。
目前,掌握二维码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都还没有向我国使用者收取专利费。但是,免费的午餐还能吃多久?
在技术推广期,外国企业通常遵循免费使用的原则,一旦形成规模应用或技术更新,便收取高额的专利费,这都已经是惯例。
QR码专利既没有在国内申请,也没有放弃专利权;2015年QR码颁布了新的技术标准并开始收取专利费用,但国内市场仍在免费使用2000年的技术标准。我们随时都可能面临版权方提出的高额专利费的风险!
此外,这些外国企业除了申请与二维码生成和读取直接相关的核心专利,还申请了大量的外围专利。这些专利并不是免费的,用户企业在使用二维码生成和读取时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
2012年,我国新大陆集团就因二维码解码设备的光学电子电路部分的技术问题,陷入专利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