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唐诗宋词元曲,可唐诗的定义是什么,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唐代的诗?这也太过于广泛。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唐朝诗歌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初唐:(公元六一八年)至(公元七一二年)。
盛唐:(公元七一三年)至(公元七六六年)
中唐:(公元七六六年)至(公元八三五年)
晚唐:(公元八三六年)至(公元九O七年)
而屡次在被说最不像唐诗的唐诗,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初唐时期的产物。
初唐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
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如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继“四杰”而起的是陈子昂,他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
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学习“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
他的38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影响很大。
他的《登幽州台歌》更是被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
诗人没有局限于自己的仕途不顺,而是将自己的独孤寂寞之感、纵观古今历史的慷慨之情,化成了一副天高地阔、雄伟苍茫的意境。
这不是一个人的呐喊,这是古往今来无数怀才不遇之人的肺腑之声。所以千百年后读来依然悲壮,依然富有生气。
全诗苍凉辽阔,哀而不伤,虽没有正面描写景物,但是却能让人在字里行间体会到那种萧瑟荒凉的气氛。
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
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评价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后人也把陈子昂与杜甫并论: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足见其成就。
所以说这首《登幽州台歌》是最不像唐诗的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