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05年左右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卖的3块钱,现在都17年,过了12年了,还是卖3块钱,可乐到底是赚的多了还是少了?
这是一个年经帖,但我们还是要答。为什么可乐永远都是三元,为什么火车票几十年不涨价,为什么路边阿姨二十年来馄饨只卖三元一碗,为什么十年前火车站打车到我家是十五元,现在还是十五元?
在大家的生活经验中,东西普遍都是涨价的,所以多年以来可乐一直不超过三块钱,似乎可以说是良心了。一样良心的,还有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烤鱼片。以远洋牌烤鱼片为例,2005年的时候一包烤500g左右的烤鱼片十几块,现在一包500g左右的烤鱼片还是十几块。
日本的国民冰棍“嘎哩嘎哩君”甚至利用这种特性拍了个广告,广告中公司员工集体弯腰道歉,就是为了“嘎哩嘎哩君”涨价了十日元(折合人民币6角钱),营造出了一种“我们死扛多年没涨价还不是为了消费者嘤嘤嘤”的悲情氛围。怎么说呢,咪咪虾条至今仍然卖五毛钱一袋人家说什么了吗。
但考虑到货币贬值,嘎里嘎哩君们的道歉似乎又充满了诚挚。以国内为例,2017年的物价水平为2000年的三倍左右,所以可乐不但没涨价,还降价了。
可乐公司这么做肯定不是出于慈悲,而是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首先,商品的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由供需关系决定。如果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足够多,价格就很难太高。如今市场上的饮料种类非常多,可乐要是涨价的话,销量就会减少,得不偿失。
更何况可乐的成本非常低,即使不涨价,依然有的赚。尤其是糖,在几百年来大型热带种植园的普及下非常的便宜,那可乐成本究竟有多低呢,网上有张图:
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仅售三元钱的可乐仍有五毛钱利润。
更何况可乐并不是在哪里都卖的像中国这么便宜,英美德法的可乐售价是中国的三四倍。更何况可乐公司从诞生之初就没打算在瓶装可乐上赚钱,而是主要靠柜台生意发家——就是麦当劳里9块钱一杯的那个自来水兑出来的可乐。
更何况可乐公司也不是不想涨价。历史上,可口可乐公司曾经为了既想涨价又不想耽误自动售货机的生意,丧心病狂地出制造0.75美分的硬币(没成功)。
而过去十年里,中国大陆的一般瓶装可乐容量从600毫升降到了500ml,含糖量也降了,这其实也是变向涨价了。在英国,饮料含糖量越低交的税越少,可口可乐公司就是这样的
省钱小能手。
总而言之,你看到的可乐芬达冰红茶们三元钱的价格,是市场上的饮料巨头们充分博弈的结果。就算这样,也阻挡不住全球碳酸饮料市场需求下跌的趋势。最近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从美国开始逐步停产零度可乐,且喝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