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京博国学
苏轼曾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素养、格局,所形成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一种自内而外散发的无形力量,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气场。
气场,是一个人独一无二的精神名片。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历经岁月洗礼,内心修炼的结果。
一
控制脾气,怡养静气
“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静气,是褪去心中的浮躁,更能看清事情的本质。
一条蛇想找食物吃,它悄悄地爬入了一个木匠的工作车间,不小心被锯子划伤了。蛇愤怒地咬住了锯子,然后把自己的嘴也划伤了。
它以为锯子在攻击自己,就用整个身子缠住锯子,用尽全身力量想让锯子窒息而亡。结果,蛇被锯子弄得满身伤口,鲜血淋漓。
遇事时愤怒、发火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这条蛇,自己把自己带入了深渊。
梁实秋说:“血气沸腾之际,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宜。”人在生气时,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错事,如何消除自己的怒气,至关重要。
战国时魏国政治家西门豹,性情暴躁。为消除愤怒,他就把一张柔软的牛皮随身携带。每次要发怒时,就用手摸熟牛皮,分散精力,控制脾气。
唐代宰相李讷性情急躁,但酷爱下棋,下棋时神情安详,极其宽容温和。他往往急躁要大发脾气时,家里人就悄悄将棋放到他面前。李讷见棋马上和颜悦色,拿起棋子摆弄棋局,于是就把满腔怒气全丢脑后。
会发脾气,是本能;能控制脾气,更是本事。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成大事者,心中不可无静气。只有遇事不慌,处事不惊,才能静中生智。
二
收敛傲气,修养骨气
诸葛亮在《将诫》中说:“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坐威。”不依仗自己的才华而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傲慢,不以被宠爱而扬威。
三国时期,孙权的堂弟孙皎能征善战,为东吴政权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孙皎虽是人才,但却心气傲慢,对于异姓的东吴将领很是不屑。常出言不逊,还曾侮辱过大将甘宁。
为调和孙氏和异姓大将官员们的矛盾,孙权给孙皎写信进行规劝:“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处事敬肃行为简约,方能受人民敬爱;爱惜百姓包容大度,才可以得到民众支持。
孙皎听从孙权的建议,向甘宁赔礼道歉,两人握手言和,后来还合作无间地共同作战。
孙权对孙氏和异姓,采用不偏不倚的态度,矫正了孙氏家族的骄横任性的毛病,立下了孙氏公正无私的好家风,也为吴国政权的稳固打下了好基础。
徐悲鸿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骨气,乃人性中的大美;傲气,是人性中的大忌。有骨气的人,人品有高度;没傲气的人,人格有温度。
“傲气是失败之源,傲骨是立身之本。”做人,要有不被人伤的气场,更要有不伤人的教养。有骨气而没傲气,做人便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三
摒弃小气,涵养大气
《荀子·非相》中说:“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蠢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
涵养大气是一个人的格局,北宋名相吕蒙正便是这样的人。
吕蒙正刚被任命为副宰相,第一天入朝走马上任,意气风发。走在大殿上,突然听到有人说:“就他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面对这盆当头冷水,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
吕蒙正同僚对此事很是不满,坚决要追查此人。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追查。他说:“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会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
常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吕蒙正的大气,正是体现在容人之短、容人之言,容人之过。
他知人善用,还向朝廷推荐了经常说他坏话的老同学温仲舒等。他对人宽容的雅度,连宋太宗都说:“吕蒙正气量,我不如也。”
大气,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质,是一种成熟宽厚的气量;是一种从容进退的气度,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涵养的不自觉地外露。
大气做人,就要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坦坦荡荡,身正为范。
控制脾气,怡养静气,人的亲和力会越来越强;收敛傲气,修养骨气,人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摒弃小气,涵养大气,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强。
当人有了静气、骨气、大气,自然就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向四周发散和吸引更光明、更温暖的事物。
文章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作者:京博国学,最有格调的国学微刊。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