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晚,A股、港股合计共有269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193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达到71.75%;151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到56.13%。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分化较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房地产上市公司看好2022年市场,认为具备优秀运营管理能力、有安全现金流、注重社会福祉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本报记者 董添
逾半数公司净利同比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晚,A股共有3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其中,24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达到77.42%;16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到51.61%。
港股方面,截至4月6日晚,共有23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其中,169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达到71%;135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到56.72%。
房地产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分化进一步加大。具体来看,上述已发布2021年年报的269家港股、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中,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的有161家,超过50%的有54家,超过100%的有18家。从净利润增幅看,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超过10%的有135家,超过50%的有85家,超过100%的有53家。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营收、净利润增幅居前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一方面和报告期内销售结转规模较大有关,另一方面和2020年同期营收、净利基数较小有关。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大型房企和中小型房企的业绩均出现明显分化。虽然净利润增幅居前的基本都是中小型房企,但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25家上市房企中,有17家陷入亏损状态。而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14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仅有龙湖集团、华润置地、卓尔智联、绿城中国4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余10家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拿地态度不一
从上市房企拿地情况看,2021年,房企整体拿地态度不一。
部分业绩增长较好的房企拿地规模处于高位。以龙湖集团为例,公司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233.8亿元,同比增长21%;剔除公平值变动等影响后的股东应占核心溢利为224.4亿元,同比增长20.1%。2021年,集团新增122幅地块,新进湛江、盐城、鄂州、宁德、湖州、金华6个城市,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为2355万平方米,权益面积为1338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集团总土储合计7354万平方米,权益面积为5047万平方米。
不少房企拿地态度不积极,有的房企在报告期内干脆选择不拿地。
以沙河股份为例,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174万元,同比增长85.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2万元,同比增长709.81%。报告期内,公司无新增土地储备。公司将以长沙和郑州两个深耕城市为中心,择机获取土地储备。
看好2022年市场
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超过60个城市发布楼市“松绑”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达上百次。调控的内容主要涉及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首付比例下调、对三孩家庭给予购房补贴、减免补贴契税等。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与2021年一季度房地产调控全面收紧相比,2022年以来,楼市在调控政策端出现了明显的宽松趋势。多地针对房地产五限(限购、限贷、限价、限商、限售)政策进行了“松绑”,利好房地产企业。
不少房企看好2022年的市场机遇。华侨城A4月6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显示,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居住属性。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陆续出台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随着房地产业的深入调整,竞争格局重塑,行业将进一步分化。具备优秀运营管理能力、有安全现金流、注重社会福祉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不少上市公司称,将保持现有地产业务规模,通过获取优质地块,做优做精企业品牌。
南山控股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房地产开发业务是公司的支撑性业务,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公司将保持现有地产业务发展规模,更加注重拓展优质土地项目以及提升内部管理效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有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称,房地产行业趋势发生改变,企业需要加大各业务的协同,提升整体的综合操盘业务水平,以此促进整体利润率的增长。
招商蛇口近日公告称,由于行业的趋势在改变,行业的规模确实见顶,预测行业的规模从顶部未来会逐步下降,公司必须要寻找增长的第二个曲线。第二个曲线就是对存量资产的运营和服务。针对存量资产,围绕客户需求提供增值服务,做好存量资产的运营和管理,是公司未来综合发展和利润增长的必由之路。
来源:中国证券报
来源:环球网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