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厦林立是时代发展的标志,是地区经济繁荣的代名词,然而到了2020年,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上不封顶"的建筑了,尤其是房屋住宅楼,究竟是它们造就地区繁荣,还是时代迫使它们出现?
梁思成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荐,我们取得了肉眼可见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大量人员扎堆城市,住房成了每个城市关注的点,各种高层住房开始层出不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而这带来的隐形问题,50年前,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早已提醒过:"五十年之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的,而我是正确的"。明确指出这些房屋设计的各种弊端,其中,预防高层住宅演变成"蜂窝房"就是重中之重。
从改革开放开始,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住房也成为了刚需,然而到了现在,据调查显示,七成网民收入不足5000元,低收入和无收入也不在少数。
这种情况和我们经济高速发展显得格格不入,貌似总有环节出了问题,是数据?还是什么?其实仔细思考之后,会发现,这种现象才是真实合理的。
对于目前的城镇住宅,很多人会想到高额房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终其一生都被一套房子所奴役,相比去做各种风险大的投资或者"不必要"的开支,守着自己的房产证,坐等升值仿佛更让人青睐。
这种精打细算的日子真的很符合国人,再加上房地产的各种宣传,房屋升值仿佛已成为新世纪定理了,每一个拥有房产证的人都梦想着在朝夕之间变成土豪,他们沉迷泡沫经济带来的欢愉,却忽视的由此带来的巨大问题。
那住宅的不断涨价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会带来什么问题呢?不动产资金的积累,那必然导致人们可支配价值减少,贷款还将未来的可支配资金进一步缩减,而且人们仿佛还忽略了住宅本身的价值。
密集住宅
经济学指出,不动产的价值只有一部分是其本身价值,剩下的大部分主要是购买者的资产信用评定所造成的的。房屋交易只不过是一个杠杆,但堆积的高财富是很可能动摇根基的。
除了价值问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危机,那就是房屋的贬值,没错,这个贬值完全是由于住房品质下降带来的,梁思成上世纪就提出需要警惕高层住宅演变成"蜂窝房"。
"蜂窝房"指的是随着居住人口不断增长,住房面积却没有提高,从而导致居住条件下降,人们生活品质远低于房屋的购买价格。具体体现便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密集房屋,同一块建筑面积,可居住人口却远超资源负荷。
香港楼房
梁思成发出的警告貌似已经湮没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并且他所说的危害还被严重低估了,截止2019年,我国已有多个城市人口超过千万级别,百万已经是"小儿科"了。并且以目前的发展趋势,人口高密度聚集只会越来越严重。
人口的增加会让地区的各种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紧张,并且会导致房屋中心化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周边的人口密集将远超其他地区,"蜂窝房"形成或许是早晚的事。
房屋老化过快也是"蜂窝房"形成的重大因素,相比上世纪,人们对住房品质要求提高太多了,然而现实却是很多老城区房屋年龄都达到20岁高龄,没有电梯、楼道杂乱拥挤,老旧危险的电路,这种"蜂窝房"压根谈不上生活品质。
破旧住宅
并且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也是有很大的弊端的,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如何解决这种"蜂窝房"就将是各个地区的重要问题,并且还需要预防几十层高的楼房也演变成未来的"蜂窝房"。
梁思成早在50年前就指出住房建设问题,并且两句话概括了解决方案:"在相同之中取得变化"、"房屋群需要灵活地排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梁思成提出可以避免房屋的机械化施工,从而有效打破标准化设计,让房屋之间形成差异,机械化施工导致的城市房屋大面积规划问题也一并解决,长远角度看,是可以有效解决"蜂窝房"这种大弊端的。
他也直接表明观点,在建设标准化的同时,保持房屋的特殊性,不仅预防"蜂窝房",还能增加建筑的艺术性。求同存异在这个观点前也是展现的非常完美。
不过,虽然梁思成先生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想真正落到实处确实困难重重,数据表明,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面积已经超过负荷,8层以上的楼房建筑超过六成,而且实际情况中,30层住宅小区都算低调的了。如果这些高楼层住房都真的变成"蜂窝房",画面不敢想象。
梁思成的担忧可以看出他是深入了解中国人的,现在横在结婚中间的一大问题就是住房,我国人民的买房欲望在全世界也是排的上号的,租房亏到底,买房稳赚不亏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加上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年轻人扎根城市,导致房价居高不下。
香港某小区
大量的人不管是掏空"六个钱包"还是透支"下半生收入"都会坚定不移的买房,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催生出高密度"蜂窝"住宅,至少目前为止,并没有可以替代的方案来满足这么庞大的需求。
坚信房价上涨的人们或许还在期待不动产的增值,但是到了现在,不得不好好考虑下无脑买房真的一定涨价吗?房价上涨的原因主要还是经济的发展、周边配套的逐渐齐全,所以它也是会贬值的,所以一旦贬值,那曾经的高层住宅无不理由变成"升级版蜂窝房"。
所以梁思成大师的建筑思维可以说是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不仅是有远见,更是从多种角度思考过建筑弊端,"蜂窝房"的提醒应该值得每个城市思考。
来源:沁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