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价是涨还是跌?

房前屋后
 原创  12-08 17:03

61.1.jpg

总有人说北京房价要跌,其实决定人们对房价的态度的,其实是人们所处的阶段。

已经上车的人们,当然希望房价继续涨,没上车的人们,当然希望房价越低越好。

01

那北京到底要涨还是要跌?我们先把视角放大一些。

首先要说一个事实,对全国来说。

房价暴涨,一年翻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买房永远不会错,只有有涨多涨少的时代过去了。

现在买房更像炒股买基金,虽然大盘长线看好,但你选的个股基金是否能够跑赢大盘是个问题,买房不再是必赚的投资方式。

不过大范围的降价,只会出现在一些特定区域。如果你盼着一线城市大跌,想来抄底,那是不可能的。

那些认为房价长期利空的人们主要依据是:人口论。

人口论主要有两个论据,

一是中国人口增长逐年放缓,购买的驱动力不足。

二是未来会有很多年轻人,从家里继承很多房子。

所以下一代既缺乏买房的动力,也缺乏需求。所以房价肯定会跌。

这个观点看法看似有道理,看起来没问题。但具体到实际情况,并非每个城市都如此。

我们姑且不说未来5-10年人口总量预计还会继续增长,注意是总量,增速虽然放缓,但不意味着不增长。

就算到了中国人口总量减少的阶段,也不是各地均衡减少。

因为最先受到人口数量制约发展的必然是小城市。

因为判定一个城市适不适合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人口数量要求,如果人口太少,那些当地的配套设施比如学校、医院,商场等等都会减少。

同时新基建的成本越来越高,高铁飞机也只会覆盖人口密集的城市。

一旦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到影响个人宜居的程度,那么人就会离开。

留下的人支撑不了发展,也提供不了足够的就业,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当地的配套、吸引力就会进一步降低,人口外流会继续加速。

毕竟人和资本都会用脚投票。

其实出了北京,路过一些西北西南小城,现在的你就会感受到这种趋势。

但现在这个问题还不严重,因为我们还处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里。支撑了小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

61.2.jpg

但是城镇化也有尽头,目前已经快要接近完成了,欧美平均的城市化率大概在80%。而我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已经从25年前的30%到现在的60%。

看上图的趋势就能发现,城镇化进程已经过了高峰期,城镇化的速度会放缓。

随着农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小城市也不再会有新鲜的血液流入时,就到了我们上面说到的环节,小城市将会逐渐衰落,人们总是向往着金字塔尖的,不是么?

根据19年《造就》数据显示,中国600座城市中有180座城市的人口正在流失,2017年中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20个城市中基本上都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内陆的三四五六线城市基本上成为了这些发达城市人口输出地。

所以,未来城市间的虹吸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02

虹吸效应,说直白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大的人口趋势是从农村往城市迁移,从小城往大城的迁徙。人口减少,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本来人口就少的地区。

小城的人口低于最低宜居标准,将进入加速荒废阶段,这个规律已经在国外反复验证过。

反而全世界的大都市都没有收到人口减少的影响。房价该涨的还是在涨。

德国,老龄化问题也严重,8千万人口,四分之一是老人,可是柏林价格涨幅位居全球房价涨幅第二。

61.3.jpg

(日本各地区人口流入流出,东京净流入)

61.4.jpg

(东京房价走势)

还有日本是老龄化和人口化的问题,最严重的地方,人口连降11年。可是东京的人口和房价却是连涨。(背后也有奥运会刺激的原因,但只占小部分。)

人口的下降和老龄化,不但没有影响到大城市的房价,反而把更多的人,从小城市驱赶到了大城市。

所以说,人口下降对一线城市楼市是有利的,危险的是小城或者县城的房子。

在不远的将来县城的房价必然会有一次大跌。

以前县城的房价是靠农村人口城市化和返乡人员抬起来的,现在农村的老龄人口比例大,村里已经没有年轻人,也就无法继续向县城输血。

而县城里的年轻人,又在往大城市迁徙。

所以县城的刚需就很少了。再加上县城的土地供应充足,土地调控缺乏尺度,房子不存在紧缺的问题,本地人该有的有了,该买的也买了。

同时外地投资很少会到小城市去,除非有特殊的景观环境资源或经济价值。

根据《百城新建商品房库存报告》,四五线城市在库存面积每周增长百分之一。

卖房周期长达24个月,这就说明小城市卖房越来越难,我想很快就有开发商顶不住资金压力,开始降价。

但你还是不会买,因为我们要考虑:医疗、教育、商圈等等因素。

这也就是李嘉诚的名言: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

满足这些条件的房子,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反而会越来越稀缺,所以下跌的地方永远是你不会去买的地方。

而你想买的地方,只会继续上涨。这就是房子的买涨不买跌。

大城市的房价肯定还会涨,小城和县城的房价肯定还会下跌。

03

讨论房价时,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就是房地产在挤压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对经济发展不利,所以国家会进行调控和打压。

这里首先要明确,房地产行业过去对于经济是利大于弊的,并且超额完成了历史使命。

2020年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533亿元,同比下降5.5%。

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共五项)约为1,6111亿元。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5965亿元,同比增长10.1%。

财政部

61.5.jpg

过去20年,全国地方政府一般预算开销,合计148.5万亿,一般地方预算收入只有82.7万亿,这样巨大的财政缺口,主要就是靠房地产来弥补。

地方上卖地的收入,加上房地产相关的五大税,正好占据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所有地方上的医疗教育,扶贫修路,治安消防,都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支撑。

但终归房地产并不能推进整个国家的前进,国家给出的新的政策方向,不是降低房价,而是房住不炒。

61.6.jpg

7月24日,国家召开了一个房地产工作座谈会,除了说到房住不炒,最有意思的是其中提到: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

我们国家的政府公文用词从来都很讲究,坚持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

专门写出短期两个字,肯定不是瞎写的。

那么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那会作为什么期的刺激经济手段呢?

这次参加会议的,除了中央和有关部委以外,还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10个城市的负责人。

你品,你细细品。

房地产不是自助,不能顿顿吃,那增肥就是1个月的事儿,胖了对“身体”肯定不好。

但是可以当做牛奶,每天早上喝一喝。随着时间增长,个子长高了,体重增长一些是可以接受的。

61.7.jpg

《十四五规划》

而且近期在十四五规划中,再次提到了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暴涨属于不健康,暴跌则是不平稳,你说国家对于未来房价的预期是什么呢?

同时房价同样事关金融安全。四五线城市和县城的房地产总量不算太大。降低一些不影响全局。

可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体量已经太大了,政府的主要收入和老百姓大部分财富都在里面。牵连着全社会的信心。

房价下跌的底线就是30% ,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就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为什么?

因为大家买房的首付是30%-40%左右,而60%-70%是银行付出的贷款,原本你还不起贷款,银行把你的房子收走,银行也不会烂账。

可是一旦房价下跌超过三成。压在银行手里的抵押物就抵不上房贷了,银行自己的资产缩水,就不得不减少对外的放贷,开始抽贷,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对企业的抽贷。

企业本身已经过的很难,各个行业资金链已经很紧张,贷款一断,事业完蛋的例子数不胜数。

而企业完蛋就带来降薪裁员,带来失业,而失业会带来进一步的房贷崩溃。

这样一来,实体和房价就会出现下跌的反馈,进入恶性循环的旋涡,就是这样房价的大范围下挫,给银行带回大量抵押的房子,跑到市场来卖,却发现各家都在卖。

而这时供大于求只能继续降价。而这时一降价将会导致更多人断供,银行最后手里房本堆积如山却没有现金流。

很多银行就此倒闭,这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样的恶性循环之前有过很多的例子,我们国家绝对会竭力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里,为这样的系统性风险设计了多道防火墙,来阻止这件事情发生。

现在的国家策略就是保持现状,以房价的空间换取经济发展的时间,所以一线城市和二线核心城市的房价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住宿问题。

更何况现在经济放缓,股票、期货、各个投资理财渠道是什么行情。相信你们也了解,闲钱投进实体里的风险越来越大。

经济下行越严重,房子就会越抢手,一线城市的房价完全是靠国家压制,深圳的限制稍微松懈下,就能让人把房价玩儿出花儿来。

一旦彻底放开限制,你信不信,一线城市很轻松的就能再翻一倍?

最后,所以该在哪里买房子?哪里限购严格买哪里,哪里人口净流入买哪里,这是底层逻辑。

最后的最后,北京的房价会不会暴跌?答案只可能是:不会。

来源:西瓜乔子

694
9.3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