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聚焦
创造5000万人就业的房地产,迎来“不惑期”
房地产已经步入第三个时期:2020年开始的新阶段,如同一个走过青春期、而立之年的人一样,随着时间推移,身体机能在下降、上有老小有小的负担愈加沉重,终于迎来了“不惑期”:捆绑5000万人就业,1亿套房空置,库存重回2013年。
这是个有点尴尬的局面,也是过去20年高速发展所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一方面,我们享受到了房地产市场爆发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空置房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这就像硬币的“一体两面”。
从硬币的正面看:几千万人的工作和收入都依赖房地产,数亿人的家庭幸福都与楼市有关。
从硬币的背面看:空置的房子没人去住,势必会引起“供需失衡”,库存重回2013年的水平,意味着真实的楼市“抛压”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这种看似矛盾的局面,购房者该如何应对?
很简单,买房必须坚持“自住”的需求,不管是热点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买房子的动机必须是出于“居住”,而不是保值增值。
比如,工作在大城市,在县城买房,掏空家庭财力凑的首付,结果一年到头住不了几次,这样的房子不要再买。
比如,本来已经有房自住,为了“赚差价”,又去高杠杆负债买房,房贷收入比超过60%,这样的置业理念应当及早抛弃。
来源:蓝白观楼市
热点追踪
降价百万成常态 曾经领涨的热门城市现在领跌了
要看一个城市真实的楼市情况,还得是二手房市场,最近有一些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经历一轮起飞后,又开始了降价模式,甚至降价百万的大有人在,房东们都表示“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首先就是北京的学区房,尤其是那些老破小这次是彻底被打入冷宫。
北京西城区的师资力量一向是数一数二的,这些年来学区房价格也是一路高歌,但是自从新规落实后,8月份起落户在西城的孩子无法再享受学区保障,这下房东慌了。
西城一些热门学区的老破小房源,基本都在5-6月期间经历了几十到一百多万的大幅跳水。
像北京这样因为造成调整浇灭房东信心的,还有深圳。7月份有关购房资格的新政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很多明明在深圳工作多年,却因为刚刚落户而失去购房资格的刚需族确实惨。正因为失去了一大批潜在购房人群,深圳的二手房市场也快速降温下来。
更惨的是高端楼盘,因为深圳新政颁布以后,750万以上的都属于豪宅,买卖豪宅的成本更高了。本来豪宅交易进度就不快,新政之后更是吓退了许多潜在买家,房东如果急于周转,就得做好割肉的心理准备。
不过像北京、深圳的这样的城市,政策的作用只是抑制和延后了大家的购房进度,根本上来说还是有大把的年轻人涌入,购买力虽然迟到,但不会消失。不信你把限购政策放宽一点试试?立刻就能反弹起来。
但还有许多城市,比如南京和苏州,二手房降价却不是政策的锅,归根结底,是连老百姓自己也没有上涨的信心了。
来源:一得见
楼市观点
专家:如果房价每平米100万还有人愿意买,那么这才是真正的刚需
买房是为了什么?结婚要买房、工作要买房、生小孩要买房等等,这些需求的买房,我们都总结为刚需。认为买房对于这些原因来说就是硬性需求,是必买不可的,但仔细想想,这些也谈不上所谓的需求,因为现在结婚、生子没买房的也不少啊,看看现在在外打工的人,大多都是租房子住的,很多人都来自农村地区,并没有在城市里买房子,难道他们就不想在城市里买房子?并不是,而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刚需,本质意义上并不是真正的刚需,是强加在每个人身上的需求而已。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王福重就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房子是没有刚需一说的,真正的刚需购房者不会在意价格,“每平米100万也要买这就叫刚需”。如果他对价格有反应,太贵了他就不买了,那就不是刚需,因为总是可以通过租房来解决的。对于他的这个观点其实笔者很赞同,因为我们对于刚需的理解本质上就是错误的。
就比方一个人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现在他有10块钱,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1块钱的馒头和一个100块钱的蛋糕,如果论好吃的程度,肯定蛋糕比馒头好吃,但现在只需要解决温饱问题,那么一个馒头就够了,馒头此时才是最真实的刚需,不仅能够解决需求,而且自己也能够消费的起,假设馒头也变成了100元一个,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那么人们还是会努力挣钱尽量的去够买100元一个的馒头,这个时候大家就不会在意馒头是1元一个还是100元一个了,因为所解决的需求是同样的。
刚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需求,第二是购买力,如果房子100万每平米,你没有房子住,那么你会想方设法的去挣钱去买这个房子,因为你没房子住,你不会觉得100万的房子贵。
来源:小度说房
来源:幸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