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地产反思超速发展

房心
 原创  04-25 16:52

“疫情之下,文旅地产特别要注重销售,现金流不能断。”一位文旅地产业内人士近期在内部会议上如是说。这句话虽颇受争议,却也引人深思。

一直以来,我国文旅地产更重销售、轻运营。近年来,开发商及运营商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逐渐重视运营水平的提升,减少对销售的依赖。此次疫情,在加速行业洗牌的同时,让行业开始反思文旅地产过快的发展速度与盲目扩张。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 文旅板块难顶压力

突如其来的疫情,令旅游市场大幅萎缩的同时,也给了文旅地产当头一棒。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国旅游接待人数超过4亿,营收约5000亿元。“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旅游接待人数同比下降80%左右,营收减少95.5%。”高力国际华北区咨询服务部董事李沂航表示,1月24日起,北京陆续关闭181家旅游景区,暂停3000余家旅行社的经营活动,影院、剧场等也纷纷处于停滞状态。

25.1.jpg

对于文旅地产企业来说,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4月10日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联文旅”)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中显示,其今年一季度预计亏损2.5-3.5亿元。

5天后,新华联文旅再次发布关于公司部分股份被冻结的公告。据悉,截至公告披露日,新华联控股累计被冻结股份约11.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61.17%。

据了解,新华联文旅项目主要分布在长沙、西宁、芜湖及济州岛等地。据公开资料显示,长沙、芜湖等文旅项目均耗资近百亿。虽已有四个文旅景区在过去两年内实现开业,但突发的疫情,令新华联文旅旅游收入深受其累。

专家表示,文旅地产开发周期长,资金沉淀久,同时需要更专业的运营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新华联文旅的亏损,主要原因也在于其项目建设周期和存货去化周期较长,不利于资金的回笼。

而被称为“文旅一哥”,以房地产和文旅为主业的华侨城,也在此次疫情中受到双面夹击。

据内部人士透露,华侨城今年的经营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无论是景区、酒店、旅行社,损失都将较为突出。

1月25日,华侨城发布公告称,其旗下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全部暂停开放,名下最大IP主题公园欢乐谷亦不例外。

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但包括华侨城在内的文旅产业,一季度乃至二季度营收都受到了重创。据华侨城部分景区接待人数及门票收入推算,其本次的营收下降难关,可能才刚刚开始。

实际上,近些年在文旅投资项目中持续不断地大额输出,已经给华侨城带来了资金及发展方面的巨大压力。

众所周知,文旅地产回报周期长,且需要大量资本输血。而近几年华侨城大规模进入海南、云南等市场,开始“曲江模式”的全国化复制。单纯的模式复制无法适应每个城市的特性,因此华侨城的业绩屡受影响。

克而瑞数据显示,华侨城连续多年销售额排名持续下滑。数百亿规模的华侨城,要想撑起文旅业态,并非易事。

长期以来,文旅地产主要依赖住宅销售维持资金的平衡。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此次疫情抬高了文旅地产的投资门槛,未来房企可能会更加谨慎。

避免盲目扩张 打造独特IP

危机之下,文旅地产遇到了不止一项问题:前期投入损失、营业收入骤降、经营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增加、现金流紧张……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五六月份甚至要到七月份,市场才会逐渐恢复,但前两个季度会受到极大影响。

面对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文旅地产又该如何化解?

“企业通常更多关注竞争力、成长力,疫情后,有的企业快速成长,有的倒闭,迎来大浪淘沙。这是因为有的企业平时开足马力、超常规盲目发展,造成高杠杆、超速,超出企业自身能力范围。要把可能的危机当作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在复星旅文集团董事长钱建农看来,在追求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免疫力,追求可持续增长,在疫情过后,要平衡好危机与发展的风险。

“疫情虽然给文旅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一些投资者和置业者的观念和需求。”李沂航强调,目前这个阶段,其实是企业修炼内功,强化团队服务,做好顶层设计,甚至是研发新模式、新产品的好时机。“伴随着数字化和5G的出现,对文旅地产的宣传和运营也带来了一些机会点。”他表示,文旅产业在深挖内功同时,更可以去关注数字化营销。

除此之外,李沂航还告诉记者,若文旅企业在康养、食品安全或者医疗方面有所突破,完善整体文旅产业链,未来或将有突破性的爆发。

他认为,现在大多文旅项目只是追求综合和全面,但并没有突出的IP,而文旅项目自身的IP打造是至关重要的。“资金较为充裕的文旅企业,可以在现在购买IP。”

现阶段,政府也考虑到疫情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各项政策。但专家表示,政策的出台只能给文旅企业一定程度的输血,想要自救,根本上还是需要企业创新业务、修炼内功,恢复自我造血功能。

来源:北京晚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

552
8.1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