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晚20点,135家上市房企发布2019年年报,占全部应披露年报数量的61.92%。这些房企整体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4.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2成;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636.62亿元,同比下降3.33%。
分化进一步加大
在披露年报的上市房企中,A股上市房企占55家,赴港上市内房股占80家。2019年,这135家上市房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4.8万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94万亿元,增长21.83%;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636.62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6865.45亿元,下降3.33%。
从已发布年报上市房企盈利能力看,整体出现较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现象。在“增收不增利”的房企中,不乏中国恒大、恒基地产、长实集团、远洋集团、中交地产等大型知名房企。受这些大“块头”的影响,已发布年报房企的整体利润率有所下滑。
中国证券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70家上市房企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40家超过30%,24家超过50%。中国奥园、大悦城、佳兆业集团、蓝光发展、绿城中国等多家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居前。新鸿基地产、中国海外发展、碧桂园、万科A等16家上市房企净利润绝对值超过100亿元。
而以嘉年华国际为代表的部分房企,受物业估值降低、重大减值亏损、销售结转退回等影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了负值的情形。房企之间的分化进一步明显。
不少房企选择进行现金分红,但出于现金流考虑,谨慎调低了分红比例。如蓝光发展表示,2019年公司的分红比例为25%,与上年相比略有调低,主要基于年初疫情影响考虑,适度增加现金留存,以应对安全保障和投资机会把握方面的需要,保持财务的灵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房企近期称,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披露年报。
销售目标增速放缓
从房企目前披露的2020年销售目标看,绝大多数房企预计2020年销售业绩依然会增长,在此基础上上调了销售目标。仅少数房企下调了年度销售金额预期,个别公司将2020年销售目标定为与2019年持平。
在调高销售目标的房企中,多数房企预计全年销售增长速度相比往年有所放缓,上调幅度较为谨慎。以招商蛇口为例,公司董事长许永军在2019年线上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公司2020年的销售额目标为2500亿元。2019年,公司共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169.44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额2204.74亿元,同比增长29.25%。2020年制定的销售金额目标预计比2019年增长13.39%,相比之下,增速放缓明显。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头部房企中,除了中国恒大将销售目标增速制定为30%外,多数房企在制定2020年销售目标时态度普遍谨慎。融创中国、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和龙湖集团等2020年销售目标较2019年销售收入的增幅均在10%左右。
而以新城控股为代表的少数房企,在2019年年报披露后,宣布下调2020年销售目标。新城控股2020年地产开发销售目标为2500亿元,新开业吾悦广场30座,商业管理年租金收入目标55亿元。公司表示,这是基于4000亿可售货值考虑,根据去化率60%,这个目标是合理的。
从房企2020年一季度销售业绩看,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大。一季度销售遇阻,也是多数房企谨慎调低2020年销售业绩的重要原因。
多数房企提出,今年要加大现金流管控力度,通过提高项目周转、增加项目回款比例等手段,进一步做大做强经营性现金流。同时,积极扩大融资途径,降低融资成本,严格控制资产负债比率。
土地出让整体下降
4月21日,财政部对外披露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2020年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11117亿元,同比下降7.9%。
各地土地成交继续呈现分化趋势。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土地平均溢价率普遍较高,流拍率较低,土地出让温度不减。多数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土地出让整体遇冷。
2020年1-3月份,北京地区成交土地出让金达673.12亿元,平均溢价率为19.4%;土地成交建面193.07万平方米,住宅用地占比达到93.9%;成交楼面均价34864元/平方米。从供应角度看,北京一季度共推出土地规划建面227.98万平方米,其中宅地合计190.96万平方米。
多数房企对2020年整体拿地态度普遍较为谨慎。头部房企前期储备了较多低成本货值,纷纷表态称将放缓拿地速度。中型房企则普遍表示,2020年会继续拿对的地,做对的产品,疫情对投资和拿地,只有时间上的影响,没有数量和质量上的影响。小型房企态度不甚明朗。
从近期实际拿地情况看,头部房企拿地依然积极,部分房企在一二线热点地区频频斩获高溢价土地,与上述表态差别较大。
来源:中国证券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