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靠什么取暖?

坊间史闻
 原创  12-09 16:29

冬天来了!北方的朋友缩在室内,在暖气中享受“四季如春“;南方小伙伴空调、电暖气、电热毯、暖宝宝甚至发热鞋垫齐上阵,穿好秋裤、捂紧被子抵抗严寒。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没有暖气、空调、暖宝宝的人们如何跟低温“对抗”?

54.1.jpg

古人取暖,也是“内外兼修“,室内和室外各有一套。

室外靠抖腿或喝酒吗?并不,我们穿得厚!

那会虽然没有羽绒服,但各种皮草在冬天轮番登场。在《红楼梦》中,就有斗篷,鹤氅、雪帽、狐皮袄子、羊皮小靴等等。贾宝玉平时有起夜披的貂颊满襟暖袄,重要场合还有贾母赏赐的雀金裘等。

54.2.jpg

寻常百姓冬天还是穿棉衣居多。不够暖没关系,一件不够就穿两件。消费不起棉衣,还有性价比更高的纸衣。

温度挡不住古人的“脑洞”。在唐宋时期,人们还会用楮皮纸做衣服,称为“纸裘”。它不但御寒、耐穿,最主要的是价格便宜,适合贫民出门穿。

古代也有便携的取暖设备,比如手炉。手炉最早出现在哪个年代,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说是源自春秋时期的楚国,是楚人应对楚地潮湿的发明;还有说是隋炀帝冬天到江南南巡的产物。

手炉在唐代已非常盛行。它可以捧在手上,也可以揣在袖中,可谓古代的暖手宝。

民间用不起高大上的精美手炉没关系,还有汤婆子,类似于今天的暖水袋。在宋代,就有许多人用它捂手捂脚。黄庭坚说:“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室内的取暖设备,真是五花八门,可见古人在取暖这件事上有着源源不断的创意。

最常见的就是炭盆,但凡冬季,都少不了它。炭盆可置于室内或庭院中,烧炭取暖,故亦称“炭盆”。在条件简陋的古代,可以说算是自供暖的鼻祖了。

54.3.jpg

在电视剧《如懿传》中,众嫔妃因为炭牵扯出许多瓜葛,不同位份的嫔妃用炭也分个三六九等,这也许就是古代发放“取暖费”吧。

在秦汉时期,椒房出现了,这个词总是能在古装剧里混个脸熟。皇宫内、大户人家的取暖开始进入了系统化,椒房可以理解为现在的集中供暖。

椒房还真的与“椒”有关。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墙壁“以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然后墙上挂锦绣壁毯,设火齐屏风,用大雁羽毛做幔帐,地上铺西域毛毯。

这样“内外兼修”,以提高室内温度。后来,未央宫的椒房殿专门由皇后居住,“椒房”几乎成了皇后的代称。

除了椒房,高级一点的有地暖,甚至王公贵族有了中央空调房——暖阁。暖阁的形式很多,总的来说就是集中供暖的供暖系统。其中最著名的一种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

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这可以算是古代的“地暖”。

54.4.jpg

普通人家安不了中央空调,土炕就承担了主要的御寒功能,赫赫有名的北方土炕其实明清时期就非常流行了。火炕也称“暖炕”或“暖床”,清代皇宫中,几乎所有的寝居之室都有火炕。

所以你看,古人取暖智慧根本不亚于现代人。若能回到古代的冬天,在雪里穿斗篷赏景,在暖阁中煮酒论诗,想必也是一件快活的事!

54.5.jpg

来源:梨视频·动历史 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联合出品

文字:常莹

动画/剪辑:黄新才

配音:孟磊

图片:网络

责编:张永群

编辑:王远方 朱晓帆

来源:光明日报

625
10.0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