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哈佛研究表明:“让孩子做家务”这件事儿,绝不简单
很多中国父母、爷爷奶奶,在教育中都宁可把注意力和焦点放在给孩子上补习班、才艺班上,却完全意识不到,有件小事儿,对孩子未来更有“根本性”的影响。
这件“小事儿”就是:
童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与童年有关。但取得成功,并不在于童年早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让他们从小做那些看上去细小琐碎,甚至没有用的事情。并且,做这些琐事杂活的年纪,越早越好。而且,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论孩子学业多重,都要持续不断地完成一定份量的家务。那些从小做家务的孩子,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更加成功。
因为,“做家务”这件事儿,其实绝不仅仅是“做家务”本身这么简单。
这是综合《健康时报》、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等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历时75年进行了一个叫做Grant Study(格兰特研究)的“Adult Development”调研得出的结论。
此外,哈佛大学在去年的一项研究还发现:
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再看看国内学者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许燕教授曾直言:
现在的中国家长们往往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生活技能等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并没有好处。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教授崔永华说:
交给孩子一项家务,实际也是让他们承担起一份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麻烦,但是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意识都可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通过做家务,孩子还可了解和体会父母抚育自己的艰辛,产生体贴之情,学会爱父母,学会为他人着想。
所以,中国的家长们、爷爷奶奶们,不要过于宠爱孩子。能把家务做得很好、能独立料理好自己生活的孩子,通常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也会更强,做事更有条理,更关键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都会好很多。
不会做家务的人,有一个什么特点呢,眼里也不会有活。因为,不知道活在哪里,也不会主动去发现活在哪里。
那为什么做家务其实和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紧密相关?因为它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些看似简单的基本技能,比如叠个被子、下个面条馄饨、炒个菜、洗个衣服、吸个尘、做个清洁、收纳整理等等。
1、让孩子干家务,其实是进行智力开发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校工作的十几年经验使我相信,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
让孩子收衣服,其实是在教孩子认清衣物的颜色和种类,然后将它们分颜色和类型叠好收入衣柜。这个过程,锻炼了孩子归纳总结的能力。
让孩子帮忙做简单的饭菜,其实是让孩子模仿大人的行动,观察使用的食材、厨具等,是综合锻炼孩子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过程……
教育学家认为,这些能力的锻炼,都间接有益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2、一个习惯做家务的人,会有更强的责任心、主动意识
习惯主动做家务,眼里更容易有活儿,会养出一双善于“发现活”的眼睛。发现活,然后才能谈得上愿意主动去做、并能优化干活。经常性地主动做各种家务,自然会培养出一份自觉的责任心,一份习惯性的主动精神。
3、做家务能引导孩子树立良好家庭观
目前来看,家庭中承担家务的主力军,是妻子。这样的状况,显然不利于家庭和谐。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是家庭事务的参与者。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他们会有更多的参与感,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为家做些事情。在做家务活的过程中,孩子也能逐渐树立男女平等、有活一起干的家庭意识。在孩子长大后,这种良好的家庭观念,会促进家庭和谐。
4、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做家务里还可以培养出一种“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而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可以运用在比如各种学习和工作的场景。
做家务眼里有活的人,工作里也容易眼里有活,因为这是其观察世界的习惯;平时有责任心主动承担家务的人,工作里也不容易推卸工作/责任给他人。
一个眼里没活,只会做别人交代的任务,通常只能做最基层的员工,不太可能会升职到管理岗,因为ta不会主动帮助领导分担更多责任、创造更大价值。
5、会主动分担家务的人,更有同理心,善于换位思考
有些啃老一族,成年了还习惯于把父母当作“免费保姆”来用,这样的人,如果是“员工”,你也很难指望ta在工作上会主动从公司 、领导、部门其他同事、以及其他部门同事的立场考虑问题。连自己年迈的父母、爷奶都不知道心疼,怎么会去心疼别人。
而有些时候,也不是那些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而是因为从小被溺爱太过,完全没有机会接触家务,根本不知道这些劳作是辛苦的,应该被体恤的。这样的情况里,父母其实更应该自我检讨。
6、习惯做家务的孩子,独立性更强
儿童成长的过程,也是逐步走向独立,适应社会规范的过程。毕生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儿童社会化发展顺利,能促使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个人理想。
而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的“小社会”,是培养孩子社会化能力的绝佳场所。
斯坦福大学本科新生指导中心前主任Julie Lythcott-Haims在《如何养育成人》一书中说:家务帮助孩子建立责任感、自治力和毅力,这些都是成长为成年人的必需能力。
如果不给孩子做家务,就剥夺了他们对于社会与工作的认知以及在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感的权利。
在一次TED演讲中,她又呼吁:我们不让孩子做家里的杂活……(长大后)他们缺乏动力和意识,不能挽起袖子去开干,不能望向四周,并心想,我怎样才能帮上同事们的忙?没有能力去思考我怎样才能提前一步预见到老板的要求。
不能在家里提前适应社会,等到进入真正社会中再去适应,竞争力自然下降。
给孩子一定的家务活,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所以做家务,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当孩子习惯于主动做家务,尤其是习惯了做好自己房间的清洁、整理收纳好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的孩子,会更有生活独立性,这种生活独立性会更容易培养ta的独立意识、独立精神。
因为ta习惯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依赖父母、他人帮自己解决,成年后,ta在大学里、工作里遇到事情,也会首先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孩子在统筹做好各类家务的过程中,其实也锻炼了一个人时间统筹、任务统筹、任务认知、动作协调等各种能力,也养成了一个“勤劳”的好习惯。
可见,作为家长,若让孩子与各种家务绝缘,你以为的“爱”正在很大地伤害孩子的健康发展!
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做家务!人民日报曾整理出一份儿童家务年龄对照表:
在引导孩子做家务时,也要遵循一定的的准则。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不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谈不上鼓励孩子进行劳动。
要保持耐心,不要因为孩子一些笨拙的行为和错误而焦急、数落。
同时,可以采取计分表等方式,进行奖励和鼓励,保持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
不过,最好不要把做家务和金钱挂钩,让孩子觉得这是一场等价交易。
我们都愿意给予自己孩子最好的爱。细微的照顾,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希望孩子在幸福中长大。但孩子早晚要离开我们,独立生活。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是家长们更值得去做的事。
让家里孩子做做家务吧,让他们养成自己动手和劳动的习惯。即使小时候会有埋怨,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一定因为学过这些琐事,对你心怀感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爱尔福婴幼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