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档次从低到高
自20世纪90年代发端的中国珠宝市场,总的趋势是由低档向高档发展。钻石饰品由10分至20分向50分、1克拉饰品发展,现已很少有人问津20分以下的钻石了。红蓝宝石1995年市场最畅销时每件800~1 500元,而目前几万元、十几万元一件的饰品比比皆是,最畅销的是5 000~20 000元的货品。20世纪90年代流行一时的低档山东蓝宝石,目前市场上已难觅其踪迹了。人们的财富越来越多,对珠宝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档,这是发展的自然规律。
蓝宝石吊坠
2.越来越注重工艺设计
注重工艺,说明人们不再仅仅停留在“价值”的观念上,而是重视艺术性,重视个性化,重视美的装饰。现在许多加工厂聘请设计师,专门设计开发各种新的款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用香港的款式起模,做香港珠宝款式的山寨版。消费者在购买珠宝时,不仅重材质,而且注重款式、造型、艺术性。
红宝石手链
3.偏重“价值”观念
中国的消费者总是会把珠宝首饰与保值增值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将其视作一种装饰品。
在中国的珠宝市场上,当一种珠宝升值时,许多消费者会跟风抢购,觉得该珠宝能保值增值,担心下手晚了会更贵。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当一个消费者在购买宝石玉石镶嵌饰品时,总要关注其伴钻的质量等级如何,甚至连几分的碎钻都要求VVS的。对5分、10分、15分的小钻石饰品也要求配有钻石质量分级证书。若这些小钻的等级不高(比如SI级),往往会影响其购买欲望。而实际上这类钻石的主要功能就是装饰,并不需要太高的净度。不过,人们重视质地的干净,也就是注重材质,注重价值。在2000—2009年的10年间,人们在镶嵌宝石、钻石用材上,一度一窝蜂地用铂金,开始是Pt900,当市场有了Pt950后,Pt900几乎无人问津了,当有了Pt990时人们又追求Pt990。实际上,Pt的含量越高,镶嵌材料就越软,首饰的牢固性越差,且由于材质较软,也不利于表现各种繁复的工艺。
钻石戒指
对黄金饰品成色的过分追求也是保值观念的体现。当市场出现99金时,低于此成色的金无人问津。当市场出现999金(千足金)时,99金(足金)也几乎没了销路。有的品牌公司推出四条九(9999)的金,作为其招牌的金饰,人们竞相购买。更有甚者,市场还出现了五条九(99999)的金(金含量99.999%),以此招徕消费者。
多彩碧玺项链
4.跟风与“浪潮式”的消费
许多消费者在消费珠宝时喜欢跟风。一方面市场也有时尚潮流,而消费者也是流行货品的追随者,两者相辅相成。举个例子,如前所述在2001年前后,当戴比尔斯公司推广中心在中国推出“煽动”系列的钻饰时,当时全国的珠宝店售卖的几乎都是这几款钻饰,其他款式几乎卖不动。2003年之后,翡翠市场上观音、佛雕件占据了翡翠挂件饰品销量的七成,有的玉器店几乎成了清一色的观音、佛题材的翡翠饰品店。2002年之后翡翠手镯款式出现扁平条子(被称为福镯,条子的横断面为扁平的豆瓣状)后,流行了几千年的圆条子手镯几乎一夜之间绝迹了。当人们用白色的铂金镶嵌钻石后,就几乎没人用白色K金,市场上更没有黄色K金镶嵌钻石了。
翡翠手镯
圆条翡翠手镯
珠宝消费的“浪潮式”“一股风”式的消费习惯,说明消费者喜欢随波逐流,缺乏独立的见解,缺乏理性与自信。前述的碧玺、红纹石、琥珀、南红、黄龙玉等热销,也是潮流式跟风的表现。浪潮式的消费市场给投机商带来机会,同时也是投资者的风险所在。当这波浪潮过后,炽热消退,市场一片寂静的时候,一些投资者只能对着满屋子的货品叹息流泪。
南红玛瑙挂件
5.集市的大规模发展
集市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形成的加工、展销、批发中心。这种集市不仅仅做主业产品,还包括相关的配套及延伸产业的各种货品及服务。例如深圳水贝的黄金、珠宝首饰、珠宝检测,各种首饰配件配套用品等的集市。二是专业性的批发中心,如广州荔湾玉器批发中心,南海平洲、四会、揭阳的翡翠玉器批发中心,广东海丰可塘的水晶、工艺品、饰品加工批发中心,苏州相王路、十全街的和田玉子料加工批发中心,揭阳乔西的和田玉(主要为白玉)加工批发中心。三是古玩城、玉器城、宝石城,如山东昌乐宝石城、北京潘家园古玩玉器市场、秀水街珠宝城等。这些集市既可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带动就业,展现地方特色产业,是各地政府大力支持的。
GTC老师带领学员考察华林翡翠市场
从生产加工批发中心规模的扩大,就能感受到珠宝业的发展状况。每一种宝石、玉石的流行,首先是在这些批发中心亮相并扩大规模,尔后在珠宝行业中蔓延开来。从批发中心中某一宝玉石品种的规模变化、价格的升跌即可窥测到该品种的市场状况,可谓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本文节选自《老侯寻宝 珠宝选购实战经验》,P51-53,作者:侯舜瑜,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珠宝学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