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大唐天保(宝)三载地点:神都长安
盛大的上元节即将开启,长安城华灯璀璨,辉映着神都上空的绚丽云霓。高高的城墙之内,靖安司、神童、死囚、突厥、狼卫、暗杀、纵火。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正在悄悄展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争斗正在陆续上演。
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曹盾执导的《长安十二时辰》,虽然上线之前历经波折,但播出后大有出圈之势。该剧豆瓣评分8.7分,是今年播出的国产剧中分数最高的,收获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对于观众而言,选择《长安十二时辰》,除了它是一部制作上相对精良的剧集外,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原因:其服化道等细节上的考究,以及对历史的尊重,为观众呈现出了另一种盛唐想象。
众所周知,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尤其是唐朝的前半叶,经济、社会处于上升阶段,国家太平、社会先进、文化繁荣。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长安场景。
有一个词叫“盛唐气象”,它原本是用来形容唐朝诗歌中蓬勃的气概,充满开放性的思想,似乎没有任何约束的想象力;后来民间干脆用“盛唐气象”来形容盛唐给人的一种整体感觉:它既有少年的热情、开放、进取,又有中年的昂扬、雄阔、豪迈,也有暮年的从容、洒脱、沉郁。
影视作品中盛唐的三个面向
不过,相较于唐朝在民间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一种庞大的集体无意识的想象,影视作品中对于盛唐的刻画与还原并不太多,至少跟“清宫宇宙”没法比。
粗略划分,影视作品中“唐朝宇宙”提供的盛唐想象,大概有三个面向。第一个面向,即以唐朝为背景的权谋剧或宫斗剧,体现的是“权谋大唐”,比如《贞观之治》《贞观长歌》《唐明皇》以及《大明宫词》《武媚娘传奇》等,其核心主要是权力斗争。
封建皇权的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和独占性,必然导致权力的争夺、人性的倾轧与异化以及大量的内耗,比如父子的倾轧、君臣间的猜疑、大臣间的挤对、后宫里的角力等。《贞观之治》《大明宫词》堪称这一类的经典,不耽溺于权谋而注重历史还原,典雅而厚重。
雷佳音饰演“死囚”张小敬。
第二个面向,是以唐朝为历史背景的奇幻影视剧,体现的是“奇幻大唐”。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本身就为奇幻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再加上唐代佛道思想盛行,佛道思想中的成仙升天、六道轮回、天堂地狱等观念为人们熟识。因此,唐代志怪奇幻小说很发达。
这些奇思妙想也为后人所传承,比如徐克的《狄仁杰系列》,陈凯歌的《妖猫传》。像《妖猫传》以“妖猫”引导男主角探索真相为线索,整部电影最华彩的桥段,当数那场让大诗人白居易和沙门空海魂牵梦绕的极乐之宴——富丽堂皇、奇幻瑰丽、真幻并置,是整个盛唐的缩影。
第三个面向,即平民百姓的大唐,可称为“平民大唐”抑或“日常大唐”。这一想象在影视剧中比较阙如,但与观众可能更为贴近。人们好奇的是:在那样一个盛世里,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大唐气象是怎么浸润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一饮一啄中的?
张小敬。
《长安十二时辰》呈现了民间的盛唐
《长安十二时辰》的主线是长安城一天之内的“反恐”,其也涉及权谋争斗,比如“恐怖势力”与“反恐力量”的斗争,比如朝廷内部太子与宰相的斗争。但它并不止于权谋,通过雷佳音饰演的张小敬的视角,观众也跟随他走在长安的一百零八坊,看到了盛唐的民俗风情和烟火气的生活日常。
该剧在服化道以及礼仪方面的考究,很多历史爱好者已经有过科普了,这里不再赘述。《长安十二时辰》在“平民大唐”的呈现上,除了准确以外,同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是它体现出了“民本”思想。
易烊千玺饰演“神童”李必。
盛世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层面,更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生活得是否幸福?只有平民的盛世,才能称之为盛世。
在这一点上,《长安十二时辰》预示了盛唐的危机,提供了一种醒世良言。它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繁华兴盛的长安,它还揭示了另外一座长安城,就像小说中写的,“这座长安城见不得光,里面充斥着血腥与贪欲,没有律法,也没有道义,混乱凶残如佛家的修罗之狱,能在这里生存的,都是大奸大恶之人。即便是官府,也不敢轻易深入这一重世界。”
剧集中的李必和张小敬想要守护长安城,但他们都知道:只有守护好长安老百姓的生活,只有让另一座长安城也能被光芒照耀,长安城才能世世代代,盛世才能永恒。在这一点上,《长安十二时辰》是能收获现代观众的共鸣的。
□从易(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徐璟萱 校对:危卓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