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朝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全国。
大臣们聚在一起,认为这是有史以来中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嬴政的功劳前无古人,那些曾经流行的称谓,都不足以赞美他“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寰宇的功业,怎么办?只好想办法重新创造一个新词来赞美歌颂(拍马屁)。
大臣们提出了很多称谓备选,经嬴政裁定,采取了古代三皇五帝中“皇”与“帝”两个字,合起来称之为“皇帝”。“皇”乃“大”的意思,而“帝”则是“王天下之号”。
从此以后,“大王之号”的“皇帝”这个词汇,便被历代朝廷所沿用,整整持续了两千多年。
“皇帝”既是他人对帝王的敬称,那便还应该有个独一无二的自称。
秦朝建立以前,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朕”之外,还有余(予) 、我、吾、卬、台等等。那么秦始皇为何偏偏选用了“朕”这个字呢?
从当时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第一人称代词来看,“余(予)”作为自称表示谦卑的意义,“我”是较为寻常的自我通称,不具备特别的词义色彩。而“朕”,原本是一种贵贱并用的自称,如同“我”、“余”等等一样。
《尔雅》中有“朕,身也。”的说法,郭璞注曰:“上古贵贱皆自称朕。”
也就是说,凡是有身体的活人,都可以用“朕”来自称。
不过,先秦时期,“朕”的使用频率持续下降,在战国后期的口语中已经不常见了。所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令群臣议论尊号时,李斯等人建议“天子自称曰朕”,硬生生的把贵贱都能自称的一个“朕”字,让皇帝一个人私有化,一来显得古雅、郑重,又避免了一些避讳上的麻烦。
不过,虽然规定了“朕”字归自己所有,但秦始皇并不会成天把这个字挂在嘴上,而是只会在天子文书中或是正式场合看到这个特殊自称,换句话说,“朕”是书面语,而口头上,嬴政还是喜欢把自己称为“吾”。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方士卢生等人逃亡后,秦始皇大怒,曰:
“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
在这里,秦始皇自称为“吾”、“我”,并不自称“朕”。
同样,汉承秦制,汉朝的皇帝称呼自己也很随意。
《史记·封禅书》载,汉高祖刘邦问群臣:“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
众人不能回答。
汉高祖曰:
“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
但在重要的场合皇帝还是自称“朕”的,比如:《史记·孝文本纪》载汉文帝即位诏书曰:
“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以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用“吾”的情况就更多了。
进入三国时期,乃至此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皇帝自称“吾”的情况比秦汉时期更为增多。具体表现,一是皇帝在口语中自称“吾”的例子更加常见,二是某些皇帝在诏书、敕令中也自称“吾”而不自称“朕”。
如《三国志·先主传》载,刘备遗诏敕太子刘禅: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
同时,对在身边的鲁王刘永说: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但曹丕就比较皮了。他不按汉朝的牌理出牌,不但在口头语里面自称“吾”,在有些诏书里也自称“吾”而不自称“朕”。
《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书》载曹丕《癸酉诏》曰:
“昔太山之哭者,以为苛政甚于猛虎,吾备儒者之风,服圣人之遗教,岂可以目玩其辞,行违其诫者哉?广议轻刑,以惠百姓。”
不过,唐朝的皇帝就比较自恋一些,为了把自己与一般百姓区分开来,他们正式用上了“朕”这个称呼——不但在正式书面文件中自称“朕”,而且口语里面自称“朕”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唐朝皇帝开了这个口子,后世的皇帝也不好收回,于是,“朕”这个字越来越常见于天子口头,特别是清朝皇帝,每天不“朕”个几十次,都怕别人忘了他们尊贵的身份,这反映了清朝皇权达到巅峰,再也没人能够挑战皇权了。
最后总结一下:中国的皇帝实际上在大多数时间是不自称朕的,因此除了清宫剧里皇帝自称朕之外,大多数电视剧拍的并不符合史实。
来源: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