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觉得“年轻人吃不了苦”?你可能要刷新一下“吃苦”的定义

情感吧
 原创  11-22 15:51

71.1.jpg

“这届年轻人吃不了苦”,每个年轻人大概都从上一代那里听过这句话。通常来说,最容易引发这句评价的行为可能是:

不喜欢加班,更愿意到点走人;

工作不顺心了就跳槽或辞职,而不是为了钱耗下去;

一提到生孩子、养娃之类的“人生大事”,恐慌明显多过期待;

不爱做家务,尤其忍不了花一个小时做饭和洗碗;

下雨天宁可多加点钱打车,也不想拖泥带水地坐公交挤地铁;

认为“不开心”是比身上的小病小痛更需要解决的事;

遇到态度不好的店家、货不对版的商品、响应不及时的客服……哪怕只是看了一部不如预期的电影,也要认认真真吐个槽,而不是动不动就“算了”。

简而言之,任何一种“关心自己的感受,尽量不委屈自己”的行为,都有可能会被简单归结为“吃不了苦”。当然了,因为这样的“不能吃苦”,年轻人得到的外号也不少,从一压就碎的“草莓族”,到鸡毛蒜皮都算是个事儿的“第一世界问题”,以及被拿来形容千禧一代易燃易爆炸个性的“snowflake generation(雪花一代)”,国内国外都有,意思基本也都差不离:“Too young too simple,弱爆了啊你们”。

71.2.gif

不管上一代的态度是同情还是嘲讽,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年轻人对“吃苦”的定义确实变了,从“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物质向”变得更隐形、更“精神向”了很多。身体健康、财务状况方面的问题,比如生病或者缺衣少食,固然算是“苦”的一种,但焦虑、压力、社恐、抑郁等等情绪和心理问题,以及生活中林林总总令人不快的次要矛盾,像是“小确烦”“小确嫌”和“小确无助”,也被大家细细端详并且正式纳入了“吃苦”的范畴里。远的不说,仅从我所最近做的“能让人掉血 1%的日常细节”这个开放式调查就能发现,即使是“下雨天踩到一块松掉的地砖”“周一开会周日晚上却失眠”“上班要花好几个小时坐地铁”“每天做的都是一模一样的重复劳动”这种并没有带来显著伤害的困扰,严格讲起来,也算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确苦”。

如果我们同意对“吃苦”的主流定义是随时代而改变的,也就不难理解“不能吃苦”的指责从何而来:对曾经近距离面对“第三世界问题”(也就是基本温饱问题)的人们来说,新时代那些坐在办公室或家里、玩着电脑和手机还能冒出来的“第一世界问题”,自然不值一提。但另一方面,如果因此得出“年轻人没怎么吃过苦”的结论,同样也是不够公平的:线上办公带来的随时待命式工作方式、在多国青少年中成为现象的“孤独”问题、被拿来调侃 80、90 后亚健康危机的“秃”“压力肥”……没有一个是靠“年纪轻轻”就能避过去的。心理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也发现,千禧一代报告的压力和焦虑程度其实已经超过了前人。而现象之所以成为现象,肯定不是一句轻飘飘的“阅历太少,想得太多”就能一概而论的。

71.3.gif

另外一个趋势是,年轻人对各种“绑架式吃苦”也越来越不耐受了。我所在之前的文章和调查里,就提到过人们对“敬业压迫”的反感:以“人人都加班”为由把一件本该自愿和有偿的行为正常化,这样的苦感觉“吃了也没什么意义”。同理,“奉献”“牺牲”“含辛茹苦”这些职业/身份光环,在讲究契约精神和人格独立的年轻人眼里,分明更像是“通过美化吃苦,变相给人套了个紧箍咒”。换言之,新时代的“不能吃苦”,在某种程度也可以被解释为,在追求更多样的自由、更认真的生活态度的过程中,对那些“本不该吃的苦”更加敏感、更有同理心了。在这种情况下,还用“别人都受得了(加班/生孩子/熬夜/少拿点钱),你咋不行”之类动机可疑的理由让人接受现实,说服力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人们世界观的不断更新,“不吃苦的人没有青春”“别在最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这种大帽子已经忽悠不了几个年轻人了,那些曾经因为“鸡毛蒜皮”而被强行按捺或羞于启齿的细致情绪 or 微妙心态,现在也有了被大方表露甚至认真对待的可能。

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都是代表着成长的好事情。哲学意义上说,既然“要活着就得克服各种麻烦”,那“不能吃苦”这一说本来就不可能成立。所以,倘若再听到类似的话,你大可不必把它当回事。人生已经够艰难了,还把“吃不了苦”这根稻草往上加,这又是何苦呢。

71.4.gif

题图来自:郑舒雅

来源:好奇心日报

514
9.9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