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的不是孩子,是台碎钞机”!中国人烧钱式教育危害到底有多大

教育是一门艺术
 原创  09-18 16:28

41.1.jpg

▼/01

“一夜暴富”,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幻想。

在电影《西虹市首富》中,沈腾饰演的丙级足球队的守门员王多鱼,就将幻想活成了现实。

原本衰到极点的他被命运选中了。失散多年的二爷在台湾去世,留下300亿遗产,他是唯一的继承人。生活从此顺风顺水,抱得美人归,走上人生巅峰。就在他决定将财产裸捐出去的时候,妻子腹中的孩子却动了。

这一下惊醒了王多鱼,孩子即将出生,钱不能捐光,得为孩子考虑一下。

于是,他开始对养孩子做了全面预算。

一出生就要奶粉、尿不湿;再大点要去早教、培训班;万一成绩不好怎么办?如果孩子想去留学得花多少钱?再往后算算,讨不到老婆怎么办?万一丈母娘要他买房子怎么办?对了,还有个附加题:万一生二胎怎么办?

41.2.jpg

结果,原本打算五分钟一张纸搞定的预算,最后变成了长达几米的大投资。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原本以为是部纯喜剧,结尾却这么扎心。看似漫不经心地“一算”却戳了中国父母们的心窝。

在中国,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养孩子从来不是一部纯粹的喜剧。

因为养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孩子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奢侈品。

▼/02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比任何国家都要重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8.1%的家长认为培养孩子可以“不计成本”,一半以上(57.4%)的家长依然认为教育投入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19.4%的家长相信“高投入才能高回报”,38.3%的家长认为可以为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适度负债”。

那么,要用多少钱来养孩子才算够呢?近年来,从百万学区房,到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再到10个LV包等于孩子一年的教育投入......各种花式砸钱养娃系列现象层出不穷。社科院在一份报告提到,在我国,育儿成本占据了家庭平均收入接近50%,其中除基本的生活医疗费用,其中教育支出的负担最重。

有人按照孩子的成长阶段,给出了具体预算。

41.3.jpg

面对这些数据,没孩子的人直咂舌,表示养不起不敢生。

可是,许多父母却是连连摇头,觉得这远远不够,因为养孩子是一项没有上限的投资。

而高成本养孩的背后,其实是父母们无处安放的焦虑。在父母眼里,养活和养好孩子是两个概念。

这种焦虑来自时代,也来自父母自身。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让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要是没进好学校,小学、初中、高中都会被拖后腿,孩子离大学名校就越来越远了。要是不能进名校,孩子这一辈子就完了。所以,孩子必须读最好的学校,跟着最好的老师,结识最优秀的同学。

为了转嫁这种焦虑,父母们拼命地用金钱富养孩子。似乎,钱花得越多,焦虑就能减轻一分。

41.4.jpg

▼/03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花钱越多,教育便会越高级?

很遗憾,著名心理教育学家蔡朝阳给出的答案是:没有一种培训班,可以教会我们的孩子一键解决所有问题,从而在未来的人生中轻而易举打通关。

教育投入与钱有关,但不是正比例关系,更多关系是,父母本身是谁。

父母的专注力和时间,有没有真的花在与孩子做有效的沟通上。归根到底,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鼓励其一生不竭的持续学习的动力,并且从有所创造中去获得意义感与价值感,才是一个明智的家长所能带给孩子们的最大的财富。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真正的教育,需要将小孩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格来引导,不是直接想当然的给予,更不是将自己的阶层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使劲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填充孩子的生命。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41.5.jpg

▼/04

教育效果的好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家长们要多听听孩子的声音,问问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

一、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海英老师说,在现代社会让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永远是而且只能是使受教育者更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很多家长忘记了这个初衷,从而在教育孩子上出现了偏差。黄老师提出,人生一开始比拼的是智商,再后边比拼的是情商,最后比拼的永远是德商,而家长往往忽视这一点。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个性,总是不加分析地盲目模仿成功教育范例,以及试图复制“别人家的孩子”的成长路径;没有真正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控制,使孩子丧失自主权、决定权,不允许孩子犯“妈妈以为”的错,让孩子丧失掉对成功的探索。

二、要学会调整对孩子的期望水平

著名主持人王芳独创了许多教育方法,她在演讲中提到,很多家长容易焦虑源于攀比心理与内心深深的不安全感。当父母的心胸可以容纳更多的东西,比如职业、爱情、爱好等,就不会光盯着孩子着急了。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宽度,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成为一个思想丰富的人。

孩子的成功是家长“陪出来”的,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有质量的陪伴,给予他无条件的关爱。同时,要积极开展家庭体育锻炼,多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扩大眼界、增长阅历。

三、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你的孩子终将平凡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从概率上来说,一个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而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大部分,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剩下的极其渺茫的希望中。

如果明明知道孩子是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却一定还要想方设法,削尖了脑袋将其培养成精英。结果不仅会让自己在回报与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绝望,还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假象,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结果眼高手低,以为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明明是千里马,却始终遇不到伯乐。

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乐和幸福呢?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抱有万一的希望,企图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或者至少希望他能过得快乐、幸福,那就不要舍本逐末,还是回归本源,先教会孩子在平凡中如何获取幸福吧。

父母们是时候冷静一下了,天价养孩不是教育的捷径。给孩子浑身上下贴满钞票,并不能培养出精英。

少一些焦虑多一分用心,教会孩子平和,自立,自强,才是“授之于渔”的大事。

605
40.7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