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里的琉璃,珐琅和螺钿都是什么

珠宝行业之声
 原创  09-04 16:19

琉璃

中国古代,玻璃也叫琉璃、陆璃、颇璃等,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区别,仅是透明度不同而已。不太透明而有光泽的玻璃饰件叫做料器;而呈半透明有玻璃光泽的饰件称为琉璃;透明度较高的器物叫做玻璃。

24.1.jpg

琉璃作为中国古代对玻璃的称呼是一种狭隘的说法,现在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种氧化物烧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现今无论是光学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质所创作的作品皆通称为玻璃艺术品,由此可见琉璃只是玻璃的一个种类,其范畴远较玻璃要小。

24.2.jpg

中国古代制造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只不过那时人们叫它琉璃。直到西方国家的玻璃传入中国以后,才有了玻璃的叫法。西方的玻璃是由钠钙元素组成的,而中国的琉璃所含的元素是铅和钡。

24.3.jpg

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到了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24.4.jpg

当然,要说到玻璃大师,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Louis Tiffany,创立Tiffany的老头儿就是他爹。

珐琅

珐琅是一种涂料也是一种工艺,是以矿物质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

24.7.jpg

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可分錾胎珐琅、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透空珐琅、画珐琅等。

24.8.jpg

掐丝珐琅和嵌胎珐琅很久就在国内出现,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应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将该地工匠俘虏押回制作,并将该技艺传入中原。至明代,永宣宫廷中开始广泛制作应用掐丝珐琅,之后的景泰时期最有名气,即人们俗称的“景泰蓝”。

24.9.jpg

画珐琅则出现较晚,于十五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十五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日(法国的景德镇),以内填珐琅工艺为基础,逐渐发展成画珐琅重镇。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谓“西洋珐琅”或“洋珐琅”。清代宫内的画珐琅制作主要是在康熙三十二年,珐琅作与玻璃厂成立之后才开始研究制作和发展。

24.10.jpg

相比其他工艺来说,珐琅工艺不管在商业珠宝还是当代首饰里,其运用一直十分广泛。

24.11.jpg

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是一种根据画面需要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再镶嵌在漆器或木器上的装饰工艺总称,也可用于金属和其他表面的装饰。

24.12.jpg

按镶嵌材料螺钿漆器可分为硬螺钿和软螺钿。唐代以前采用硬螺钿,将产自中国近海的贝螺打磨,直接镶嵌。而宋元明清时期流行的软螺钿中的“七彩螺钿”,使用的是产自太平洋西岸、琉球、东南亚等地的一种进口货,色彩鲜艳的“蝾螈海螺”。将螺贝放入锅中煮上4天4夜,用镊子将螺片层层剥离、揭取,之后再放入白醋或萝卜汁内浸泡,使之变软变柔韧,这样当它附着在曲面的漆器上时也就不会导致破裂。

24.13.jpg

当市场能够给予手工艺更大的价值和认可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更多传统以手工价值为核心的商品的复兴。

734
50.2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