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现在没有哪个年轻人会不知道“C位”。有人说:今年是中国偶像元年。过去几个月,无论是热搜、公号还是自媒体,讨论最多的、都离不开一个主题:选秀。
7月10日,广电总局发文:严格评估暑期选秀类节目。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组织专家从主题立意、价值导向、思想内涵、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严格评估,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坚决遏止节目过度娱乐化和宣扬拜金享乐、急功近利等错误倾向,努力共同营造暑期健康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
暑期档从来都是选秀节目的必争之地。2005年横空出世的《超级女生》过去13年后,《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一系列网络综艺势不可挡,让2018年成为了偶像元年,选秀热再次卷土重来。
时代在变,选秀也从荧幕走向网络。不同的是,唱歌、跳舞等实力的比拼已不再重要,看颜值、卖人设、综艺感才是新的圈粉点。于是,“孕育”出一个新的概念,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后选秀时代”素人背景已经绝迹,而粉丝经济成了这些偶像节目里“出道”的唯一可能。
“我这一票对我pick的小哥哥小姐姐来说非常重要!”稚嫩的语调、再熟悉不过的话语,实际上,粉丝真金白银的支持胜过千言万语。没有人知道要成为一名“忠粉”需要花费多少钱才算合格。对于占据各大平台主力的未成年“偶像”来说,粉丝低龄化愈演愈烈。“不花钱完全没有参与感”,百万集资、后援乱象,无法想象这些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为追星而背负的巨大代价。
投票结果固然可以体现粉丝的购买力,吸引了眼球、赚足了人气,对于制作方来说实现利益最大化才是硬性指标,最大的赢家之一当属各大平台。纵观选秀的形式、节目的内容,原创性少的可怜。众所周知,《创造101》和《偶像练习生》均翻拍韩国节目《produce101》,后者甚至没有买版权。
不是拥有大牌的经纪公司和节目经验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偶像”、“艺人”,这个节目没红我参加下一个。和韩国成熟的练习生产业链相比,我国选秀节目里真正是“练习生”的少之又少,出道培训的周期更是无法相提并论。一期三四个小时的节目,和比赛无关的日常占了大多数。
没有经过系统和专业的培训,很多选秀节目中显现出的新星舞蹈跟不上,唱歌可以是“车祸现场”,三个月的综艺周期、不成熟的表演,与韩国少则几个月,多则七八年,而一般情况是两至三年的练习生“养成”相比,我们的恐怕要叫“速成”才对。流量为王的时代,和才艺相比,互撕和站队更加好看。谁的镜头少了,“孤儿剪辑”效果更牵动粉丝的心,选秀中的“秀”恐怕早已变味。
那么成功“出道”以后呢,大牌代言奉上、优质资源围绕,我的“爱豆”和巨星只差一个热搜。等选秀热度过去,大IP、大电影也会随之而来。谁还会在意那些负面新闻、陈年旧事……一波波走上娱乐圈的青少年涌现,成名的路太短,我和“爱豆”相见恨晚。“我只有一个当练习生的梦想”,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有多少正能量有实力的优质偶像?有多少人打着“追星”的名义背后圈钱?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中,引导他们敢于表现自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不顾一切投身选秀、盲目的渲染一夜成名才是正经事。选秀可以有,但我们需要的是一些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励志节目。少一点套路、多一些原创,让“偶像”变成“榜样”。(文/汪佳莹)